[发明专利]一种长春西汀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38450.X 申请日: 2013-06-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65541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龚福春;徐艳;李灿 申请(专利权)人: 长沙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71/14 分类号: C07D471/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0014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长春 中间体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它涉及一种长春西汀中间体——1-(2',2'-二羧乙酯乙基)-1-乙基-1,2,3,4,6,7,12,12b-八氢吲哚(2,3-a)喹嗪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长春胺(Vincamine)是由Zabolatnaya等人于1950年首次从小蔓长春花(Vinca minor L.)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长春胺属于象牙胺一长春胺类生物碱(Eburnamine-vincamine  alkaloids),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于夹竹桃科植物中。经研究证实,该类生物碱中的大多数化合物对细胞增殖及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功能具有药理活性,因而目前已引起了药物化学家的广泛兴趣,近几十年来,相继有许多具有比其母体天然产物更高的生物活性和更小的毒副作用的长春胺衍生物被合成出来。该化合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象牙胺(长春布宁)、长春西汀和11-溴长春胺已作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上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阿朴长春胺酸乙酯,也称为长春西汀(Vinpocetine,图1)。长春西汀已经成为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药物之一, 常用于脑动脉硬化症、脑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脑循环障碍性疾病, 用于治疗循环障碍所诱发的症状, 如失语症、运用不能、记忆力差、认知功能障碍、眩晕和其它脑前庭问题及头痛等。

长春西汀传统方法是由一种从非洲植物马铃果提取物它波宁半合成而得。由于马铃果原料资源很有限,所以长春西汀价格较高。因此化学合成是大量低成本获得长春西汀的有效方法。长春西汀化学的合成中,第5 个环(E环)的简单构建居于非常重要地位,文献关于E环构建方法较多,其中经典方法有Oppoleor’醛法、三甲基氯硅烷法等。但是由于这些方法存在合成步骤长,中间产物手性异构体多,总收率低等问题,至今还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以化合物Wenkert’s 烯胺为起始物,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构筑长春西汀E 环的关键中间体1-(2',2'-二羧乙基酯乙基)-1-乙基-1,2,3,4,6,7,12,12b-八氢吲哚(2,3a)喹嗪。该化合物经过了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确证。本发明报道了该中间体的新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合成路线短, 原料易得,合成成本较低,对环境有好,有望实现长春西汀的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开发一种以Wenkert’s 烯胺(II)为原料的简便、条件易于控制、产率较高以及安全环保的长春西汀E 环的关键中间体1-(2',2'-二羧乙基酯乙基)-1-乙基-1,2,3,4,6,7,12,12b-八氢吲哚(2,3a)喹嗪制备的方法。合成路线见图2,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2-羧乙酯丙烯酸乙酯(III)的合成。2-羧乙酯丙烯酸乙酯(III)的合成方法为: 在四颈瓶中加入27g~54g(0.13~0.26 mol)丙二酸二乙酯、39~78g 多聚甲醛、200~500 mL乙醇和8~15 mL 三乙胺, 回流反应6~12 h。反应结束后, 降温冷却并滤出固体, 滤液减压蒸出乙醇, 加入100~200 mL 水,洗涤,用分液漏斗分液, 得25~50 g 无色油状液体化合物III, 收率94.1~95.6%, 纯度为98.2% (HPLC),

(2',2'-二羧乙酯乙基)-1-乙基-1,2,3,4,6,7,12,12b-八氢吲哚(2,3a)喹嗪季胺碱(IV)的合成。向500~1000 mL 四颈瓶中加入19~40 g 化合物II、11~25 g2-羧乙酯基丙烯酸乙酯(III)、150~300 mL 干燥的叔丁醇和8~15 mL 三乙胺,加热回流5~10 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溶剂,得红色油状物, 将粗产物用石油醚(50~100 mL×3)洗涤,残余物溶于二氯甲烷,合并有机层,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16.8~33.0g 产物IV,纯度为97.5%(HPLC),

(2',2'-二羧乙酯乙基)-1-乙基-1,2,3,4,6,7,12,12b-八氢吲哚(2,3a)喹嗪(V)的合成。在500~1000 mL三颈瓶中加入11~23 g化合物(IV)和150~300 mL冰乙酸,搅拌溶解,然后,向溶液中分3~5批次加入20~45 g锌粉,于室温下搅拌反应3~5 h,薄层检验反应完成后,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10.9~21.7g 产物V,纯度为97.5%(HPL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