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面体磷酸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38378.0 申请日: 2013-06-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63937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滕飞;汪凯;李娜;华夏;陈敏东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7/18 分类号: B01J27/18;B01J37/02
代理公司: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代理人: 张立荣;杭清涛
地址: 21001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四面体 磷酸 银光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四面体磷酸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更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人们期待能开发出更高效的可见光响应型光催化剂。针对这一问题,日本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光触媒材料中心研究者们着眼于无人问津的磷酸银(Ag3PO4),根据考察其在可见光照射下水分解性能和涂料分解性能等实验结果,查明了磷酸银在可见光下的光氧化性能是目前所知光催化剂的数十倍。相关的结果以题为“在可见光激发下具有光氧化性能的磷酸盐半导体”的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材料版,首次报道了这种新型的光催化剂。该研究中心发现Ag3PO4可以吸收波长小于520 nm的太阳光,在可见光下的量子产率高达90%,并且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了强大的氧化能力。在产氧实验中,可见光下Ag3PO4的速率远高于其他的可见光响应型催化剂,如BiVO4,WO3。同时,Ag3PO4在亚甲基蓝的降解试验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氧化降解能力,在可见光下降解相同数量亚甲基蓝的速度远远领先于TiO2-xNx,BiVO4等光催化剂。而Ag3PO4可以吸收波长小于520 nm的太阳光,且在可见光下的量子产率高达90%,它在可见光催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不同结构磷酸银已有报导,如纳米小颗粒、四叉型、正六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等。叶金花课题组通过固相法制备了磷酸银(Z. Yi, J. Ye, N. Kikugawa, T. Kako, S. Ouyang, H.S. Williams, H. Yang, J. Cao, W. Luo, Z. Li, Y. Liu, R.L. Withers, Nature Materials 9 (2010) 559.),但是所获得的磷酸银粒子没有规则形貌且尺寸较大,一般来说固相反应获得的产物粒子半径分散度大,且无规则形貌。与传统的固相反应法相比,液相沉淀法操作简便、具有可控性,同时可以避免引入对材料不利的有害杂质,生成的产物具有更高的化学均匀性、粒度较细、颗粒尺寸分布较窄且具有一定形貌。因此探寻有效的磷酸银制备方法对其光催化性质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制备得出的磷酸银粒子没有规则形貌且尺寸较大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液相沉淀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四面体磷酸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四面体磷酸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室温下,以水为溶剂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硝酸银,乌洛托品,磷酸,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按将硝酸银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配制0.0075g/ml-0.01 g/ml浓度的硝酸银溶液;

2)向步骤1)所得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乌洛托品,充分搅拌均匀;其中每毫升所述硝酸银溶液加入0.005-0.01g乌洛托品;

3)继续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磷酸,搅拌5分钟,得到浑浊液,将浑浊液进行离心分离、洗涤、40-60℃温度下烘干,得到四面体磷酸银;其中每升步骤1)所述硝酸银溶液加入2.5-3.25ml磷酸;

上述步骤中所用的水位纯水,步骤3)中磷酸的浓度为质量百分比85%。

本发明中所用的乌洛托品,也称作六亚甲基四胺、六次甲基四胺,是一个与金刚烷结构类似的多环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N4,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工材料。

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四面体磷酸银光催化剂为四面体磷酸银,晶体粒径在2μm左右,比十二面体磷酸银活性能够高出5倍左右。

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条件简单、易于控制,合成周期短,成本较低,无需加热,制得的四面体磷酸银晶体粒径在2μm左右,且在波长小于520nm的光照下其降解罗丹眀B活性相比较普通商业型TiO2具有显著提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四面体磷酸银光催化剂扫描电镜图(SEM);

图2是本发明的四面体磷酸银光催化剂放大的扫描电镜图(SE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