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6962.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谢云岩;匡美周;李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新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风电用双 云母 亚胺 烧结 绕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组线,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力发电电机在国内的快速发展,目前,5MW海上风力发电机是国内输出功率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发电机的频率变化时,电压值最高达3.3KV。由于变压器连接过程中频率变化大,使得发电机中含有高频脉冲的尖峰过电压的波形很陡,造成电压在发电机绕制的电压值分布不均匀,除此之外发电机在海上运行中绝缘层必须能耐潮湿、耐盐雾、耐霉菌、耐高压、耐辐射等要求,现有的绕组线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既可以满足风力发电机绕组耐潮湿、耐盐雾、耐霉菌、耐高压、耐辐射等要求,又可以满足耐高频脉冲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裸导体和包绕在裸导体外的三层绝缘层,所述的三层绝缘层,靠近裸导体的一层绝缘层为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外侧的两层绝缘层均为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
上述的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中,所述的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由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绕包而成,所述的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由含有耐电晕材料的聚酰亚胺薄膜和氟46组成,氟46 位于聚酰亚胺薄膜朝向裸导体的面上。
上述的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中,所述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由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绕包而成,所述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依次由促进剂和胶粘剂混合层、云母纸层、促进剂和胶粘剂混合层、聚酯薄膜层、热熔胶层组成,所述的促进剂和胶粘剂混合层朝向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
上述的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中,所述的三层绝缘层的总厚度为0.6~0.8mm。
上述的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中,所述的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厚度为0.03~0.05mm,绕包重叠范围为51%~66.67%。
上述的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中,所述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厚度为0.06~0.08mm,两层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的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绕包方向相同,且重叠的范围均为49~51%,最外层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与中间层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重叠位置应相互错开45~55%。
上述的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中,所述的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的绕包方向与两层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的绕包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上述的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中,所述的裸导体可为铜扁线或铝扁线。
上述的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中,所述的耐电晕材料为Al2O3或TiO2、氟46主要成分为聚氟乙烯-丙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耐高频脉冲,且可以满足风力发电机绕组耐潮湿、耐盐雾、耐霉菌、耐高压、耐辐射等要求,本发明还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良好的耐热性能,可满足F级绝缘要求,击穿电压高达7000v以上;与国外相同性能的绕组线相比,本发明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耐电晕的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绕包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耐电晕的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绕包重叠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两层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绕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两侧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绕包重叠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和耐电晕的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绕包方向相同时的绕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和耐电晕的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绕包方向相反时的绕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裸导体1及包绕在裸导体1外侧的三层绝缘层,靠近裸导体1的一层绝缘层为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2,聚酰亚胺氟46复合薄膜层2外侧的两层绝缘层均为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层3、4,所述的裸导体1为铜扁线或铝扁线,三层绝缘层的总厚度为0.6~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新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新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绕包抖动装置
- 下一篇:用于气动潜水泵的扬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