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黄油枪枪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6538.8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金林 |
主分类号: | F16N3/12 | 分类号: | F16N3/12;F16N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黄油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的黄油枪枪头,可与普通压杆式油枪(JB/T7942.1-1995)的储油筒或其他类似配套黄油枪储油筒配套使用,具有广泛的通用性,用于给机械需润滑部位手动加注黄油。
背景技术
当前在给机械需润滑部位加注黄油所使用的手动润滑工具主要以压杆式黄油枪(JB/T7942.1-1995)为主。
压杆式黄油枪由枪头和储油筒两大件组成。其中枪头由吸注油活塞副、活塞杆外端连接压杆机构、活塞缸体底部有两个通油孔、一个孔连接出油管、一个孔连接储油筒等组成;储油筒由筒体、活塞皮碗、拉杆、储能弹簧、后盖、手柄等组成。
压杆式黄油枪因其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决定其本身的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点不足:给储油筒加注黄油麻烦多。储油筒拆下手工塞注或吸注黄油很不方便、易导致黄油的污染和浪费、不环保、易在黄油中产生气泡,影响使用效果;储油筒需拆下手工加注黄油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第二点不足:给需润滑部位注油效率低。吸注油活塞副需要经过吸油和压油两个动作才能完成一个注油过程,注油过程是不连续的,因此注油效率低。
第三点不足:注油活塞副易磨损寿命低。由于压杆机构作用在活塞杆上的压力和拉力非完全平行于活塞杆轴线方向,因此活塞副在侧向力的作用下易磨损,寿命低。
本发明所涉及的黄油枪枪头能很好的解决以上三大不足中的第二、第三点不足,可大大提高手动加注黄油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的活塞副无侧向力磨损,大大提高了活塞副的使用寿命,而却活塞副为镶套可拆卸式,维修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高效黄油枪枪头。
本发明的基本构造:由枪头阀体、可拆卸镶套式活塞缸、齿条式双头活塞杆、齿扇及齿扇轴销、左右两条油路、进出油单向阀等部件组成。
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本发明的枪头由齿扇驱动齿条式双头活塞杆左右移动、活塞杆两端与活塞缸构成左右两个压油腔,每个压油腔两端都分别与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相通,每个压油腔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都设置有单向阀;齿条式双头活塞杆左右移动,左右两条油路交替吸注黄油,压力黄油连续无间断的通过黄油管嘴注入机械需润滑部位,工作效率比普通压杆式黄油枪高出一倍。
附图说明
图1:原理简图;图2:O-O坡面图;图3:A-A坡面图;图4:B-B坡面图;图5:C-C/D-D坡面图;图6:单向阀坡面简图;图7:活塞副、齿扇工作状态图。
图中:00-储油筒、01-枪头阀体、011-外接储油筒螺纹、02-进油油道、03-出油油道、04-压力油单向阀出油嘴、10-活塞副及齿扇、11-齿扇、12-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3-镶套式活塞缸、131-活塞缸拆装工艺螺孔、14-活塞闷头、15-齿扇轴销、16-外接手柄螺孔、20-左进出油单向阀及压油腔、21-左进油单向阀、22-左压油腔、23-左出油单向阀、30-右进出油单向阀及压油腔、31-右进油单向阀、32-右压油腔、33-右出油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枪头由枪头阀体01、齿扇11、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镶套式活塞缸13、左进油单向阀21、左出油单向阀23、右进油单向阀31、右出油单向阀33、压力油单向阀出油嘴04等机械零部件及进油油道02、出油油道03、左压油腔22、右压油腔32等特征空间结构元素组成。
本发明的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在齿扇11左右摆动的驱动下左右移动。当双头活塞杆12向左移动时,左压油腔22的进油单向阀21关闭、出油单向阀23打开,左压油腔的黄油被压入到出油油道03,同时右压油腔32的进油单向阀31打开、出油单向阀33关闭,进油油道02的黄油被吸右压油腔22;当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向右移动时,右压油腔32的进油单向阀31关闭、出油单向阀33打开,右压油腔的黄油被压入到出油油道03,同时左压油腔22的进油单向阀21打开、出油单向阀23关闭,进油油道02的黄油被吸左压油腔22;在齿条式双头活塞杆12这一左一右的每个动作中,总有一个压油腔22或32在向出油油道03压注压力油,相对的另一个压油腔32或22就在进行吸油,因此通过压力油单向阀出油嘴04给机械润滑部位注油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因此比普通压杆式黄油枪的工作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金林,未经马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