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银花栽培及采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5416.7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玉涛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D9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毕东峰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银花 栽培 采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的栽培与采收方法,特别是一种金银花栽培及采收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植物,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等,《中国药典》收载在药材及饮片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热散风的功效。长期以来,金银花不仅广泛应用在医院临床和中成药生产中,同时还作为提取绿原酸的大宗工业原料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价格逐年攀升。目前金银花密植模式有灌木密植式、等行等距式、宽行密植式的栽培方法,以获得金银花花蕾高产为主要目标,植株布局呈墩簇状排列。密植初期可达1700株/亩。只能进行人工采收,采收效率低,亩产干花150-300kg。影响和种植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金银花产量,提高金银花采收效率的金银花栽培及采收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金银花栽培及采收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包括整地、移栽、施肥、修剪和采收,具体操作如下:
(1)整地:移栽前,做成高30-40㎝,宽100-120cm的畦,畦面横向每间隔40-50cm开一宽为10-15cm、深为10-15cm的浅沟,畦间距为1米;
(2)移栽:在整好的畦面按照株距20-25㎝、行距40-50㎝定植,一行四株,一畦多行,栽植密度为4-5株/㎡,经修剪后培育成100-120cm宽的金银花种植带,两相邻种植带间距为100㎝,每亩种植金银花2700-3300株;
(3)施肥:在金银花移栽第3年进入盛产期后,按以下方法进行施肥:在春季新梢萌发前,每行采用环状或沟状施腐熟有机肥15-25kg,尿素0.4-0.6kg,钙镁磷肥1.0-1.2kg,硫酸钾0.3-0.4kg;在现蕾之前进行叶面施肥,用质量浓度为0.4%的尿素以及质量浓度0.1%硼肥或者质量浓度0.1%硫酸锌水溶液喷施;分别在6-7月采花后,每行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各0.6-0.8kg;在8月至11月,每行采用环状或沟状施腐熟有机肥20-30kg,尿素0.4kg,钙镁磷肥1.0kg,硫酸钾0.4kg;
(4)修剪:以行为单位,整体整形;行内株间重剪,确保通风透光,疏去基部的全部分蘖,每株保留主干1个,高30厘米,维持一级骨干枝2至3个,二级骨干枝5至7个,三级骨干枝10至15个,每行保留结花母枝160至200个,行间自然过渡衔接,每畦形成一宽100-120㎝金银花篱带;
(5)采收:应用采茶机沿金银花篱带拖动机械进行采收,收采鲜金银花叶、金银花茎、金银花混合物,再经分选得到金银花和金银花茎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整地做畦,一畦多行,一行4株的栽培方式,每亩种植金银花2700-3300株,实现了金银花的高密度种植。通过行内株间重剪,行间自然过渡等修剪技术,确保了金银花群体的通风和采光。通过花前叶面喷施硼、锌等微量元素,花后追施氮、磷、钾等措施保证了金银花群体的营养供应。通过以行为单位整体培育,形成了便于应用机械化采收的宽100-120㎝宽金银花种植带。通过采茶机进行机械化采收,提高了金银花的采收效率。通过本发明方法的综合应用,使每亩金银花干花的产量达到500kg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了约66.7%,并维持金银花绿原酸的含量达到3.6%以上,提高了金银花的商品利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金银花栽培及采收方法,该方法包括整地、移栽、施肥、修剪和采收,具体操作如下:
(1)整地:移栽前,做成高30-40㎝,宽100-120cm的畦,畦面横向每间隔40-50cm开一宽为10-15cm、深为10-15cm的浅沟,畦间距为1米;
(2)移栽:在整好的畦面按照株距20-25㎝、行距40-50㎝定植,一行四株,一畦多行,栽植密度为4-5株/㎡,经修剪后培育成100-120cm宽的金银花种植带,两相邻种植带间距为100㎝,每亩种植金银花2700-3300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玉涛,未经胡玉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4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