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动力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4300.1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新广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特别是一种磁动力机。
背景技术
电机早已被发明。为了提高电机的效率,人们又发明了永磁电机。永磁电机的效率之所以比非永磁电机的高,是因为永磁电机利用了永磁体的磁能。高效率的永磁电机,意味着消耗的电能减少。发明一种充分利用永磁能,尽量减少甚至摆脱对其它能量的依赖的发动机是人类梦寐以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一种磁动力机,几乎不需要从外部输入其它能量,充分利用永磁能作功。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磁动力机由转子、定子、轴承构成。
如图1示。
转子组成:
轴9穿过圆柱体2的两端面,轴9的轴线与圆柱体2的轴线重合;在圆柱体2的外圆联接若干组一号磁体10、二号磁体15,二者沿圆柱体2母线隔一距离,二者的磁极均沿圆周方向,但一号磁体10的磁极极性方向排布与二号磁体15的相反;每一这样的组沿圆周间隔分布多组构成一套,沿圆柱体2母线间隔分布多套,但各套沿周向错开一角度。如图1所示,A-A剖面和B-B剖面为一套、F-F剖面和G-G剖面为另一套,F-F剖面和G-G剖面上的一号磁体10、二号磁体15错开A-A剖面和B-B剖面上的一号磁体10、二号磁体15一周向角度,即F-F剖面和G-G剖面上的一号磁体10、二号磁体15与A-A剖面和B-B剖面上的一号磁体10、二号磁体15不在圆柱体2的同一母线上。如图4、图5示,一号磁体10由一号永磁体10-1、一号非磁性材料10-2、一号导磁材料10-3组成,一号非磁性材料10-2包结在一号永磁体10-1外但露出一号永磁体10-1的两极端面,一号导磁材料10-3包结在一号非磁性材料10-2的外面但露出一号非磁性材料10-2沿圆周方向的两端面(从图5看为左右两端面)和一号永磁体10-1的两极端面;一号非磁性材料10-2、一号导磁材料10-3共同作用能减少一号永磁体10-1的漏磁;二号磁体15的结构同一号磁体10的。
在圆柱体2的左端面联接若干组三号磁体4、四号磁体7,每组的三号磁体4与四号磁体7沿径向离开一距离,它们的磁极沿圆周方向,但三号磁体4的磁极极性方向排布与四号磁体7的相反;每一这样的组沿圆周间隔分布多组构成一套,沿圆柱体2的径向间隔分布多套(图1仅画一套),但各套沿周向错开一角度。三号磁体4排布所在的圆、四号磁体7排布所在的圆均与圆柱体2同心。如图8、图9示,三号磁体4由三号永磁体4-1、三号非磁性材料4-2、三号导磁材料4-3组成,三号非磁性材料4-2包结在三号永磁体4-1外但露出三号永磁体4-1的两极端面,三号导磁材料4-3包结在三号非磁性材料4-2的外面但露出三号非磁性材料4-2沿圆周方向的两端面(从图9看为左右两端面)和三号永磁体4-1的两极端面;四号磁体7的结构同三号磁体4的。
在圆柱体2的右端面上联接的三号磁体4、四号磁体7与在左端面上的相同。
定子组成:
在圆筒12的内圆联接若干组一号极铁11、五号磁体13、二号极铁14,每组的一号极铁11、五号磁体13、二号极铁14沿圆筒12的内圆母线依次相接排列,一号极铁11、二号极铁14均为U槽形,五号磁体13的磁极沿圆筒12的轴向充磁;每一这样的组沿圆周间隔分布多组构成一套,沿圆柱体2的内圆母线间隔分布多套;如图2、图3示,一号极铁11由一号导磁体11-1、一号非磁性板11-2、一号导磁板11-3组成,一号非磁性板11-2包结在一号导磁体11-1外但露出一号导磁体11-1的沿圆周方向的两端面(从图3看为左右两端面),一号导磁板11-3包结在一号非磁性板11-2的外面但露出一号导磁体11-1的沿圆周方向的两端面和一号非磁性板11-2沿圆周方向的两端面(从图3看为左右两端面);二号极铁14的结构同一号极铁11的;如图6、图7示,五号磁体13由五号永磁体13-1、五号非磁性材料13-2、五号导磁材料13-3组成,五号非磁性材料13-2包结在五号永磁体13-1外但露出五号永磁体13-1的两极端面(从图6看为左右两端面),五号导磁材料13-3包结在五号非磁性材料13-2的外面但露出五号非磁性材料13-2的轴向两端面和五号永磁体13-1的两极端面(从图6看为左右两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新广,未经刘新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电缆
- 下一篇:阶地平埋型地下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