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咽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4092.5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科;孙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1/04;A61P29/00;A61P31/04;A61P31/12;A61P37/04;A61P11/0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咽炎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
背景技术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一般病程冗长,顽固难愈,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治疗不及时即转为慢性。常因气候急剧变化,起居不慎,肺卫失固,阴虚火旺,使肺胃功能失调,肺部阴虚,热毒熏蒸,造成咽喉肿赤、热痛,咽部异物感或堵塞感,甚至邪热炽盛导致身发高热等症。
我国咽炎疾病的发生发展速度惊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社会竞争的激烈,尤其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加剧,城市人群中咽炎的发病人数逐增,年龄有下降趋势。因此咽炎的预防和治疗任务十分艰巨,开发用于咽炎治疗的药物,满足临床的需要,不仅有直接的经济效益,通过改善病人健康状况,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同样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经检索,发现与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有些类似的文献包括,中国专利申请99125715,其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西洋参、北沙参、太子参、生晒参、生甘草、绞股蓝、黄芪、党参、白术、苍术、炙甘草、扁豆、杜仲、荆芥、防风、独活、羌活、天麻、僵蚕、紫苏叶、香白芷、麻黄、钓屯(钩藤)、升麻、柴胡、葛根、紫苑(紫菀)、杏仁(苦杏仁)、苏子(紫苏子)、白前、旋复花(旋覆花)、枇杷叶、桑白皮等制成,用于治疗胆结石、肝肾精血津液亏、气虚、阳虚、精血亏、便秘、咳嗽等疾病;
中国专利申请03128371,其公开了一种药物,其通过西牛黄、羚羊角粉、珍珠粉、冰片(又名梅片)、麝香、蟾酥、腰黄(雄黄)、熊胆、黄连、甘草、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生地黄、生黄芪、玄参、大青叶、地骨皮、马鞭草、胡黄连、银柴胡、柴胡、虎杖、鱼腥草、黄芩、黄连、实仲、黄柏、青蒿、北沙参、生晒参(人参)、蒲公英、生石膏、百部、栀子制成,用于杀灭SARS病毒,治疗肺纤维化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49941,其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南沙参、北沙参、明党参、玉竹、石斛、麻黄根、麦门冬(麦冬)、天门冬(天冬)、枸杞子、女贞子、鳖甲、龟板(龟甲)、五味子、五倍子、熟地黄、当归、白芍、阿胶、磁石、朱砂、琥珀、龙骨、酸枣仁、生石膏、知母、葛根、天花粉、竹叶、栀子等制成,用于治疗盗汗。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而艰苦的研究和实践,令人意外地获得了一种中药组合物配方,其与现有的配方区别较大,不但能够安全、高效地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急性发作,还具有抗炎作用、解热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和/或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等,并能用于治疗或缓解咽痛、咽干灼热和/或吞咽不利等病况,能预防或治疗感冒、咳嗽、咽喉炎和/或扁桃体炎。另外,本发明人还探索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不影响药物疗效和稳定性的情况下,很大程度地简化了制备流程,尽量将不同的原料同时处理,节约了潜在的并行设备的投入,节省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制备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新的中药组合物,其治疗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等。
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地黄、麦冬、玄参、金银花、连翘、黄芩、杠板归、牡丹皮、射干、北沙参、桔梗及甘草制成的:
优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地黄、麦冬、玄参、金银花、连翘、黄芩、杠板归、牡丹皮、射干、北沙参、桔梗及甘草制成的:
为了保证疗效的稳定和有效,本发明人摸索出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评价标准,尽管中药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非常复杂,但是经大量批次研究,发现其中绿原酸非常适合作为质量指标。因此优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的绿原酸含量不低于6mg/g,更优选不低于8.5mg/g。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摸索,得出了在不影响疗效、安全性的情况下便于大规模生产的制备工艺,其中可以合并或并行处理各种提取物,另外其中步骤便于质量控制。因此,优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备:
(1)粉碎金银花、牡丹皮的混合物;或,将金银花、牡丹皮分别粉碎,再混匀;
(2)将地黄、麦冬、玄参、连翘、黄芩、杠板归、射干、北沙参、桔梗及甘草加水分1~5次煎煮,收集滤液并浓缩成清膏;
(3)将步骤(2)所得的清膏加乙醇沉淀,收集滤液,浓缩、干燥并粉碎成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通药物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