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心式自锁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2906.1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民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00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螺纹联接用的紧固件,特别是一种与联接螺栓配合利用螺母自身松动力矩实施补紧防松的偏心式自锁螺母。它主要适用于振动频率高、振动强度大、振动时间长、振动频率变化幅度大,且需要严格防止螺母松动的重要场合。
背景技术
通常机械设备螺纹联接用的紧固件由螺栓、螺母、弹簧垫圈等构成的螺栓组件,一般情况下的螺栓依靠螺母自身防松。其中防松螺母主要有以下几种:即内置尼龙防缓环式防松螺母、内置防缓钢片式防松螺母、内置防缓圆弹簧式防松螺母、内置防缓销(球)式防松螺母、改变螺纹牙型角式防松螺母、在径向面开防缓槽式防松螺母、将螺纹冲变形以增加螺母与螺栓摩擦力矩式防松螺母等。另外,采用来自外部作用构成的联合防松组件实现螺母防松的有:加弹簧垫圈防松,加止动垫片防松,利用粘合剂防松,在螺栓、螺母连接处冲变形点防松等形式。以上防松方法,各有利弊,但在振动频率高、振动强度大、振动周期长等工况下,很难满足防松要求。
据相关文献报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利用双螺母组合防松的结构设计,如英国专利GB1547585、德国专利DE364066825、法国专利FR 1.217.394和744.039等。上述这些技术方案的突出问题是不能避免固定在螺栓上轴向应力的产生,且不能实现组合式防松,更不能实现利用螺母自身松动力矩实施螺母补紧防松功能;另外,欧洲专利EP0362132A1、日本专利2003-42128A,也公开了双螺母“轴向距离”设计,虽然避免了固定它们的螺栓上轴向应力的产生,但没有继续研究该“轴向距离”与螺纹导程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如何阻止高频振动、防止螺母自激振动等的防松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也没有提出利用螺母松动力矩实施螺母补紧防松的方案。本申请人曾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专利公开号为CN1987133A的“偏心式自锁螺母”,公开了在螺母本体上方组装自锁环,并保持“轴向距离”与螺纹导程之间关系来对螺母防松的解决方案。但因其加工工艺难度较大,受力分布还不理想,防松效果仍未尽人意,无法解决螺母组合、利用螺母松动力矩实施补紧螺母防松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偏心式自锁螺母,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振动频率高、振动强度大、振动周期长等工况下螺母防松等问题,其加工工艺简单,与联接螺栓配合后受力合理,且与普通螺母一样拆装方便,并利用螺母自身松动力矩实施补紧功能,具有显著增强螺母防松效果和更利于重复使用等优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偏心式自锁螺母包括上部设置有偏心凸台的下体,下部设置有偏心孔的上体,上、下体与联接螺栓配合的内螺纹相同,且在同一轴向中心线上,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下体偏心凸台与上体偏心孔之间,通过带锥台薄壁套筒紧密配合联接固定,下体偏心凸台的外径与带锥台薄壁套筒的内径相同,上体偏心孔的内径与带锥台薄壁套筒的外径相同,且三者初始状态,轴向中心线与上、下体的螺纹中心线偏离在同一偏心轴线上,上体偏心孔端部与下体偏心凸台端部之间轴向初始距离,大于或等于二分之一螺距,上、下体外周端部之间轴向初始距离,等于或小于二分之一螺距。
所述带锥台薄壁套筒的锥台端部与螺母上体偏心孔之间设置有由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的阻尼套环。
所述带锥台薄壁套筒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整体式、分体式或由至少二个套筒构成组合式结构。
在所述上、下体外周面设置上、下相互对应的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民,未经魏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压氢气和氩气电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共享网络资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