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后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2515.X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3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真空隔热层来实现隔热的手机后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类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其工作组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越来越高,其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其操作更流畅、功能更强大,因此智能手机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热量也比较大。
现有的手机后壳普遍为单层塑胶壳体或单层金属壳体,而这两种壳体的隔热性能均比较差,在手机高速运行的状态下,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时,手机的电池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该热量往往通过手机后壳传导到人体,而热量通常高于人体体温,使人体感到不适,给使用者带来诸多的烦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后壳,以达到使手机后壳与人体隔热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后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真空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真空隔热层通过粘贴或镶嵌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手机后壳,通过在壳体的一侧设置真空隔热层,大大降低了手机后壳传导到人体的热量,避免了人体的不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公开的一种手机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公开的一种手机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标号表示部件的名称:
1、壳体 2、真空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机后壳,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真空隔热层2,壳体1与真空隔热层2通过粘贴固定,这样可以使手机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由手机的侧边散出,从而降低了手机后壳传导到人体的热量,避免了人体的不适。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机后壳,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真空隔热层2,壳体1与真空隔热层2通过镶嵌固定,这样可以使手机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由手机的侧边散出,从而降低了手机后壳传导到人体的热量,避免了人体的不适。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手机后壳,通过在壳体的一侧设置真空隔热层,大大降低了手机后壳传导到人体的热量,避免了人体的不适,同时,该手机后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沛德导热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信合并方法及分离方法
- 下一篇:通信资源共享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