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集群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1992.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3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群 负载 均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网络中跨集群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部署负载均衡设备的网络中,一个负载均衡设备后面通常会连接多个提供相同应用服务的服务器。当多个用户请求对某个应用服务进行访问时,用户的请求报文将先到达负载均衡设备。此时,负载均衡设备将根据特定的负载均衡算法将这些用户对某个应用服务的访问分摊到多个服务器上,保证各服务器在均衡的负载下运行,进而为每个用户提供较佳的访问体验。通常,我们把这些能够提供相同应用服务的服务器和负责计算服务器负载分担的负载均衡设备统称为一个“集群”。
然而,在上述部署负载均衡设备的网络中,负载均衡设备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在其所在的集群中。亦即,负载均衡设备只能对其所属集群内的服务器进行负载均衡,而不能将用户对应用服务的访问负载分担到其他的集群中。这样,当用户对集群内某应用服务的访问流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该集群内的所有服务器负载均较大。此时,即使有空闲的且能够提供相同应用服务的其他集群,负载均衡设备也无法协调该集群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访问的负载分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集群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跨集群负载均衡的装置,应用于SDN网络中完成用户访问流量的跨集群负载分担,所述SDN网络中至少包括有SDN控制平面和作为SDN转发平面的多个负载均衡设备,其中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分属于不同的集群,其中,所述装置作为SDN控制平面的功能组件,至少包括有:
负载处理单元,用于当集群为新用户提供某应用服务的负载超过设定的超限阈值时,计算出所述SDN网络中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同应用服务的空闲的目标集群,然后通知该集群的负载均衡设备将该新用户的访问流量转至目标集群的负载均衡设备,由目标集群处理。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一种跨集群负载均衡的方法,应用于SDN网络中完成用户访问流量的跨集群负载均衡,所述SDN网络中至少包括有一个SDN控制平面和作为SDN转发平面的多个负载均衡设备,其中所述负载均衡设备分属于不同的集群,其中,当集群为新用户提供某应用服务的负载超过设定的超限阈值时,所述SDN控制平面计算出所述SDN网络中能够为新用户提供相同应用服务的空闲的目标集群,然后通知该集群的负载均衡设备将该新用户的访问流量转至目标集群的负载均衡设备,由该目标集群处理。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SDN网络中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的特性,将全网负载均衡的调整和计算工作均交SDN控制平面处理。这样,当网络中用户对某集群应用服务的访问流量过大时,SDN控制平面就可以及时将对该集群的用户访问流量负载均衡到其他空闲的目标集群处理。因此,通过本发明可以充分地发挥网络中所有集群负载均衡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跨集群负载均衡的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跨集群负载均衡的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某SDN网络下应用场景下,本发明跨集群负载均衡的组网示例图;
图4是图3所示应用场景下,本发明具体实现流程示例图;
图5是某SDN网络应用场景下,本发明跨集群负载均衡的另一组网示例图;
图6是图5所示应用场景下,本发明具体实现流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SDN网络作为新一代的网络组织结构,极大颠覆了原有网络的组织方式,为网络管理者管理网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及灵活性,网络管理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定义网络。在SDN网络中,进一步提出了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的架构。具体为通过SDN控制器控制下层SDN网络设备进行流量转发,其中流量转发的策略由SDN控制器决定。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根据SDN网络中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的特性,将全网负载均衡的调整和计算工作均交由SDN控制平面处理。当网络中用户对某集群应用服务的访问流量过大,通过SDN控制平面及时将用户对该集群的访问流量负载均衡到其他集群处理。因而,通过本发明,可以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跨集群负载均衡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串联式弹性致动器的弯曲元件及相关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主机学习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