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密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1809.0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鸿达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傅嵘 |
地址: | 212021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硫化 中心 机构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硫化机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中都设置有轴套,轴套内侧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中心设置有可在密封套内上下升降的升降杆,密封套与升降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现有的这种密封 由于升降杆需要上下升降运动,因此会使升降杆与密封套之间设置的O型密封圈磨损,时间久了就会使冷水就会串入到轴套外围设置的胶囊中,导致轮胎硫化受热不均产生废次品,实践证明,因中心机构密封泄漏产生的废品率约占报废总量的50%以上,严重影响轮胎的质量和增加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升降杆频繁的动作,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非常短,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持久耐用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密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密封结构,包括一个轴套,轴套的内侧设置有一个密封套,密封套中心设置有可在密封套内上下升降的升降杆,密封套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安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一个上表面具有弧形凹槽的矩形结构,密封圈分成两组密封圈的安置方向相反,位于轴套内侧的一组密封圈上的弧形凹槽朝向轴套内侧,位于轴套外侧的一组密封圈上的弧形凹槽朝向轴套外侧;密封套内表面的上下两个端部同时设置有直径较大的密封圈安装槽,直径较大的密封圈安装槽内安置有防尘密封圈。
所述两组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导向环。
所述防尘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h形,防尘密封圈的长边内表面具有一个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所述防尘密封圈长边的尾端朝向轴套外侧。
所述防尘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b形,所述防尘密封圈的长边外表面为一端锥形结构,所述防尘密封圈长边的尾端朝向轴套内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由于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一个上表面具有弧形凹槽的矩形结构,密封圈分成两组密封圈的安置方向相反,两组密封圈的弧形凹槽分别朝向轴套内外两侧,由此当升降杆升降时,密封圈都能密封冷水,减少废次品,并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设置的防尘密封圈可以防止颗粒或粉尘对动摩擦过程中造成的损坏,设置的导向环可以隔开升降柱和密封套之间的直接磨损并一定程度上控制升降柱摆动,由此设置,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密封圈能够持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密封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密封结构,包括一个轴套1,轴套1的内侧设置有一个密封套2,密封套2中心设置有可在密封套内上下升降的升降杆3,密封套2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安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截面形状为一个上表面具有弧形凹槽的矩形结构,密封圈分成两组密封圈的安置方向相反,位于轴套内侧的一组密封圈上的弧形凹槽朝向轴套1内侧,位于轴套外侧的一组密封圈上的弧形凹槽朝向轴套1外侧;密封套2内表面的上下两个端部同时设置有直径较大的密封圈安装槽,直径较大的密封圈安装槽内安置有防尘密封圈5,防尘密封圈5的截面形状为h形,防尘密封圈的长边内表面具有一个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所述防尘密封圈长边的尾端朝向轴套1外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机中心机构密封结构,包括一个轴套1,轴套1的内侧设置有一个密封套2,密封套2中心设置有可在密封套内上下升降的升降杆3,密封套2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安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的截面形状为一个上表面具有弧形凹槽的矩形结构,密封圈分成两组密封圈的安置方向相反,位于轴套内侧的一组密封圈上的弧形凹槽朝向轴套1内侧,位于轴套外侧的一组密封圈上的弧形凹槽朝向轴套1外侧;密封套2内表面的上下两个端部同时设置有直径较大的密封圈安装槽,直径较大的密封圈安装槽内安置有防尘密封圈5,防尘密封圈5的截面形状为b形,防尘密封圈的长边外表面为一端锥形结构,防尘密封圈长边的尾端朝向轴套1内侧。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为了可以隔开升降柱和密封套之间的直接磨损并一定程度上控制升降柱摆动可以在两组密封圈之间设置有导向环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鸿达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鸿达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