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阴极射线管含铅玻璃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29888.1 申请日: 2013-06-09
公开(公告)号: CN10328039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发明(设计)人: 于宏兵;杨磊;邱明英;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 南开大学
主分类号: H01J9/52 分类号: H01J9/52;C22B7/00;C22B13/00;C03C3/04
代理公司: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代理人: 侯力
地址: 300071***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废弃 阴极射线管 铅玻璃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特别是一种废弃阴极射线管含铅玻璃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CRT显示器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曾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电脑和示波器等模拟显示设备中。随着显示器技术不断革新, 大量新型显示器如液晶显示器、平板显示器等不断取代传统的CRT显示器,导致其产量急剧下降,目前国内绝大多数CRT显示器生产线已经停产,传统的闭环回收利用途径—废CRT 经拆解、清洗等预处理后重新用于制造CRT玻壳,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CRT显示器堆积。据2008年的统计,我国每年淘汰的电视机和电脑都在500万台以上,并以每年25-30%的速度递增,露天堆积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作为固体垃圾填埋处理会造成周边土壤和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因此废CRT玻璃的处理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

为了避免电子枪产生的UV 或X 射线外泄,CRT玻璃中引入了大量的氧化铅,国内锥玻璃中铅的含量在20-25%,据估算目前CRT锥玻璃中约含有60万吨金属铅,因此从CRT玻璃中回收提取铅已成为锥玻璃研究的主流趋势。 

专利(公开号为CN 102660686A)描述的是利用机械球磨强化硝酸浸出玻璃中铅,随后电解或者沉淀回收铅,该专利需要消耗大量的硝酸,会产生酸性废水较难处理,同时回收的铅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仍需进一步处理得到金属铅,工艺繁琐,后续处理成本高,因此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专利 (公开号为CN102002593A) 描述的是采用在真空环境下,利用高温破坏玻璃网络和结构,真空环境下利用碳把氧化铅还原为铅。该专利需要真空等苛刻的反应条件和配套的提取工艺复杂,装备条件严格,提取成本很高,因而该技术难于在工业上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废弃阴极射线管含铅玻璃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该方法将破碎后的含铅玻璃与高效还原剂经械活化后,加入到熔炉中进行还原除铅处理,此过程中金属铅经还原后沉淀到炉膛底部,无铅玻璃液浮于上部,冷却后破碎分离可回收无铅化玻璃及高纯度铅,从而实现废CRT玻璃无害化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弃阴极射线管含铅玻璃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CRT锥屏分离后的锥玻璃内外表面涂层去除干净、烘干,粗碎成粒径小于1mm的颗粒,放入球磨机中;

2)在球磨机中加入还原剂和碱性助剂,球磨机械活化4-6h,得到混合物料;

3)将上述混合物料在900℃-1000℃温度和氮气气体条件下放入熔炉中焙烧1h,即可得到球磨机上层的含铅小于2%的玻璃和底部高纯度的金属铅,冷却后破碎分离即可。

所述玻璃粉末与碳化硅的质量比为100:4-5。

所述还原剂为碳化硅或质量比为1:4的兰炭与碳化硅的混合物,玻璃颗粒与碳化硅的质量比为100:4-5。

所述碱性助剂为碳酸钠与硝酸钠混合物,碳酸钠与硝酸钠的质量比为4:1,玻璃粉与碳酸助剂的质量比为100:2-3。

所述氮气流速为60-150ml/min。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高能球磨机作为机械活化设备,活化效率高且工艺技术成熟,机械活化后能有效降低CRT锥玻璃的还原温度;能够有效回收锥玻璃中的铅,从而减少重金属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分离后的金属铅可作为铅冶金原料,实现了铅资源的循环利用,无铅化的玻璃可用于其他玻璃制造业;该方法兼顾了废含铅玻璃的综合利用、铅资源回收和环保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易于实施,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废弃阴极射线管含铅玻璃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CRT锥屏分离后的锥玻璃内外表面涂层去除干净、烘干,粗碎成粒径小于1mm的颗粒,取粗碎后玻璃200g放入行星式高能球磨机球磨罐中;

经XRF分析,其化学组成为如表1:

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8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