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9847.2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5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森 |
主分类号: | F21V7/00 | 分类号: | F21V7/00;F21W131/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隧道 照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属于能源领域,具体指利用物理学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制作的隧道照明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照明主要使用电能作为能源,用电能给灯具提供发光能源,隧道照明设计目的是解决车辆驾驶员在强亮度的环境中突然进入隧道黑暗环境中产生的黑洞现象,利用隧道内照明为车辆通行提供亮度,保证车辆在隧道安全通行,不管使用哪种灯具都要消耗能源,隧道只要投入运营,就需要照明,设计时采用了隧道分段照明,分别为入口段、过渡段1、过渡段2、基本段、出口段、出口后设计了洞外引道段照明,一般设计入口段距离90-80m,亮度120-90cd/m2;过渡段1距离72-60m,亮度40-25 cd/m2;过渡段2距离90-80m,亮度13-8 cd/m2;基本段距离(隧道总距离-入口段-过渡段1-过渡段2-出口段=基本段距离),亮度4.5-3 cd/m2, 出口段距离60m, 亮度22.5-18 cd/m2;洞外引道段距离135m,亮度1 cd/m2,设计环境亮度3500 cd/m2。一条隧道根据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它的能源消耗多少,距离越远,灯具越多,消耗能源越多。现在国内的隧道都克服不了能源消耗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的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通行车辆本身的照明亮度,不使用隧道灯具照明。
本发明的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贴有反光黄色材料,反光黄色材料有五种:反光黄色布、反光黄色膜、反光黄色晶格、反光黄色漆、反光黄色涂料。
本发明的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隧道内通行车辆照明达到原来设计入口段、过渡段1、过渡段2、基本段、出口段亮度。
本发明的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利用通行车辆本身的照明亮度,不使用隧道灯具照明其特征在于,车辆进入隧道口开启照明远/近灯光和前雾灯。
本发明的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在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贴有反光黄色材料其特征还在于,车辆进入隧道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灯光形成一个和隧道空间一致的泛光区,灯光照射在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贴有反光黄色材料上产生了灯光的反射,两侧隧道内壁同时反光,增加了原有车辆灯光的亮度来满足通行亮度。
本发明的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在隧道内通行车辆照明达到原来设计入口段、过渡段1、过渡段2、基本段、出口段亮度其特征还在于,入口段距离90m,亮度120cd/m2;过渡段1距离72m,亮度40 cd/m2;过渡段2距离90m,亮度13 cd/m2;基本段距离(隧道总距离-入口段-过渡段1-过渡段2-出口段=基本段距离),亮度4.5 cd/m2, 出口段距离60m, 亮度25 cd/m2。
实现上述涉及的一种无电源隧道照明方法,其特征还在于:
1、将反光黄色材料粘贴在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上。
2、将反光黄色材料粘贴在隧道入洞方向,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上,距离隧道洞口90米处,隧道内电缆槽壁0.5米高,隧道内壁2.5米高,合计3米高,提供入口段反射区,车辆进入隧道通过反光达到亮度120cd/m2的原设计标准。
3、将反光黄色材料粘贴在隧道入洞方向,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上,距离隧道洞口90米后,91-162米处隧道内电缆槽壁0.5米高,隧道内壁1米高,合计1.5米高,提供过渡段1反射区,车辆进入隧道通过反光达到亮度40cd/m2的原设计标准。
4、将反光黄色材料粘贴在隧道入洞方向,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上,距离隧道洞口162米后,162-252米处隧道内电缆槽壁0.5米高,隧道内壁0.3米高,合计0.8米高,提供过渡段2反射区,车辆进入隧道通过反光达到亮度亮度13 cd/m2的原设计标准。
5、将反光黄色材料粘贴在隧道入洞方向,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上,距离隧道洞口252米后,距离洞口252-L米处隧道内电缆槽壁0.5米高,提供基本段反射区,车辆进入隧道通过反光达到亮度4.5cd/m2的原设计标准。
6、将反光黄色材料粘贴在隧道出洞方向,隧道内壁和隧道内电缆槽壁的墙体上,距离隧道出洞口65米,洞口留5米不粘贴,隧道内电缆槽壁0.5米高,隧道内壁0.8米高,合计1.3米高,提供出口段反射区,车辆进入隧道通过反光达到亮度25cd/m2的原设计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森,未经王玉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变形柔性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轻质薄膜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