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3′-(3,4-二氯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及其在制备抗多重耐药细菌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29134.6 申请日: 2013-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3333148A 公开(公告)日: 2013-10-02
发明(设计)人: 李明凯;罗晓星;侯征;李靖;薛小燕;孟静茹;石鑫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C07D311/56 分类号: C07D311/56;A61K31/37;A61P31/04
代理公司: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代理人: 常玉明;张兰海
地址: 710032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氯苯 甲基 羟基 香豆素 及其 制备 多重 耐药 细菌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新化合物3,3′-(3,4-二氯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的合成和用于制备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各种耐药致病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播散。耐药细菌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感染并发症增多,耐药细菌扩散的机会增加。临床感染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已经对大多数一线主流抗生素产生耐药,相继发现了对甲氧西林、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以及多药耐药结核杆菌,目前世界范围内细菌耐药的发展呈现出向多药耐药发展的趋势。面对耐药细菌的迅速蔓延,感染性疾病的致死率继续攀高的严峻形势,寻找和研制有效控制耐药细菌感染的新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的研究目标。

香豆素是一类重要的含苯并α-吡喃酮结构的芳香氧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力学和光化学稳定性,易于进行结构修饰并能方便地引入各种功能基团,分子内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和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能力,这种特殊的刚性稠环结构特征使其在食品、燃料、香料、光电材料、医药、农药、超分子识别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尤其是在医药领域,它们在抗细菌、抗真菌、抗癌、抗病毒、抗氧化、抗凝、抗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日益活跃,发展十分迅速,备受关注。一些香豆素类化合物如华法林(warfarin)、双香豆素(dicoumaro1)、醋硝香豆醇(acenocoumaro1)、双香豆素乙酯(ethylbiscoumacetate)、亮菌甲素(armillarisin A)、羟甲香豆素(hymecromone)、氯达香豆素(chloridaro1)、卡波罗孟(carbochromen)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显示出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目前人工设计合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种类繁多,但是抗菌作用应用于临床的成功率却很低。一方面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毒性问题是其不能应用于全身的主要原因。目前报导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啮齿类动物中存在着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具有种属和位点特异性,这与其代谢途径和CYP2A6酶的多态性有关。另外,毒性作用还与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口服和高剂量给药更容易产生毒性反应。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将一些氮杂环如吡咯、噻唑、吡唑等引入到香豆素类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抗菌生物活性,然而迄今为止双香豆素结构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尚未见有抗菌活性的报导,在耐药细菌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设计合成出抗菌作用强、毒性小的双香豆素类化合物是目前抗菌应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双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进行改造,优选出了一个具有强效抗菌作用的新型化合物3,3′-(3,4-二氯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以下简称化合物DCH),得到化合物DCH的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并提供化合物DCH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化合物DCH在制备抗多重耐药细菌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3,3′-(3,4-二氯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化学结构式如下:

3,3′-(3,4-二氯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的制备方法:采用4-羟基香豆素与3,4-二氯苯甲醛按下述比例和步骤进行化学合成:

第一步,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g4-羟基香豆素和100mL无水乙醇,加热至4-羟基香豆素溶解;

第二步,加入5.2g3,4-二氯苯甲醛,加热回流3-4小时;

第三步,有白色固体颗粒析出时,继续加热1小时左右,待反应结束,自然冷却后抽滤,再用95%乙醇重结晶,最终得纯白色3,3′-(3,4-二氯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颗粒状结晶。

第四步,采用溶液界面扩散法培养单晶:分别将少量3,3′-(3,4-二氯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将丙酮溶液小心铺在上面,体积比为二氯甲烷:丙酮=3:2,顶端密封,留小空隙,使其缓慢挥发,约1周后溶液中生长出白色透明结晶;

第五步,3,3′-(3,4-二氯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的晶体结构在BRUKER SMART1000X-射线衍射仪上测定,分别选取适当大小的单晶在氩气保护下封入经脱水脱氧处理的薄壁玻璃毛细管中,使用石墨单色化的Mo Kα射线,ω-2θ扫描方式收集衍射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1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