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床加氢工艺中旋流-洗涤-旋流组合热高压分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7594.5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马良;陈剑;陈建琦;汪华林;张明会;杨光耀;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7/00 | 分类号: | C10G6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地址: | 2015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加氢 工艺 中旋流 洗涤 组合 高压 分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悬浮床加氢工艺中旋流-洗涤-旋流组合热高压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加氢反应后的高温高压多相混合物进行一级旋流分离,以脱除大部分的催化剂颗粒;
用洗涤液对经一级旋流分离分离出的轻组分混合物进行喷雾洗涤;
对经喷雾洗涤的含有液滴及少量催化剂颗粒的轻组分混合物进行二级微旋流分离;
将一级旋流分离及二级微旋流分离所得的重组分与喷雾洗涤后的洗涤液混合,共同进行减压闪蒸处理,回收其馏分油;
将二级微旋流分离后所得的轻组分混合物与减压闪蒸所回收的馏分油一起进行加氢处理;
对经加氢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冷分离操作,实现馏分油与气体的分离;以及
分离出来的气相通过净化后将氢气回收循环使用,而液相则通过分馏操作得到各组分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旋流分离、喷雾洗涤以及二级微旋流分离的操作压力为1.5-15MPa,操作温度为230-4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多相混合物的气相密度为20-70kg/m3;经过旋流-洗涤-旋流组合热高压分离后,其气相出口含液量由45kg/m3降至100mg/m3以下,含固量由2000ppm降至10pp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液为石蜡油,其操作压力为1.5-15MPa,流量为6-9m3/h,操作温度为150-2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微旋流分离在额定操作下的压力降为0.00025MPa以下。
6.一种悬浮床加氢工艺中旋流-洗涤-旋流组合热高压分离装置,该热高压分离装置(104)包括:
管柱式旋流器(202),用于对加氢反应后的高温高压多相混合物进行一级旋流分离,以脱除大部分的催化剂颗粒;
内置喷雾洗涤器(204),用于用洗涤液对经一级旋流分离分离出的轻组分混合物进行喷雾洗涤;
微旋流管组(212),用于对经喷雾洗涤的含有液滴及少量催化剂颗粒的轻组分混合物进行二级微旋流分离;
减压闪蒸塔(105),用于在将一级旋流分离及二级微旋流分离所得的重组分与喷雾洗涤后的洗涤液混合后,共同进行减压闪蒸处理,回收其馏分油;
精制反应器(106),用于将二级微旋流分离后所得的轻组分混合物与减压闪蒸所回收的馏分油一起进行加氢处理;
冷高压分离器(107),用于对经加氢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冷分离操作,实现馏分油与气体的分离;
气体净化器(109),用于将分离出来的气相净化,所得的氢气回收循环使用;以及
分馏塔(108),用于将分离出来的液相分馏以得到各组分产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高压分离装置(104)包括气相出口(211),高温高压多相混合物的入口(217),固液相出口(221),洗涤液进口(215),以及由分割板(209)组成的溢流腔(210)。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式旋流器(202)的整体结构包括:旋流器溢流管伞帽(216)、溢流管(218)、旋流管锥段(219)和旋流管直管段(220),其中,所述旋流器溢流管伞帽(216)使管柱式旋流器出口气体均匀分布在热高压分离装置空间内,使得内置喷雾洗涤器均匀吸收细微催化剂,最终使内置喷雾洗涤器达到最佳效果,同时防止洗涤液进入管柱式旋流器;含有固体催化剂的高温高压多相混合物由入口(217)进入管柱式旋流器(202),在其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离心力场,轻组分从其溢流口排出,重组分从其底流口排出,实现对大颗粒雾滴、固体催化剂及气体的分离;未被管柱式旋流器(202)分离的混合物由溢流管(218)排出,并在旋流器溢流管伞帽(216)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在整个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5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