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永磁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7497.6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2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盛;郑义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H02K1/27;H02K2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刷永磁马达,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二固定板结构的无刷永磁马达,其结构稳固,且可有效地增加气隙磁通密度及额定转速下的电磁转矩,以提升整体效率。
背景技术
与传统马达相比,无刷永磁达具有较高的效率及转矩密度,也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驱动系统上,例如:船舶推进器,除草机、电梯牵引机等。其公知的无刷永磁马达50如图1所示,是由一定子51、复数个磁铁单元52以及一转子53所组成,其中定子51于内周缘面设有复数个齿部54,以及各齿部54之间具有复数个定子槽55,各齿部54上可缠绕线圈,而转子53的周缘装设有复数个相互连结且彼此相邻具不同极性的磁铁单元52,并且各磁铁单元52与定子51的齿部54存有一间隙,当通入一直流电于线圈时,对应于设置在转子53上的各磁体单元52即产生一旋转磁场,以此使该转子53进行旋转。
然而,当公知无刷永磁马达50因电能与动能于转换过程产生高热时,涂敷于转子53的外周缘面与磁铁单元52之间的黏胶即会产生变质,久而久的磁铁单元则可能因高转速的离心力而使其脱离于转子53,致使马达50损坏且失去功效;又因公知无刷永磁马达50的定子51具复数个齿部54的结构,且各齿部54相邻处形成有一较小的间隙,故当线圈通入直流电产生一旋转磁场时,各齿部54的间隙的磁通密度将高于齿部54朝磁铁单元52的一侧,此时,各磁铁单元52相连接的纵切面通过各齿部54相邻的间隙时,转子53的磁通无法平均地导入定子51,而使得气隙磁通密度降低且整体效率下降。
综上所陈,公知的结构仍有气隙磁通密度低以及整体效率不佳的缺失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永磁马达,其结构稳固,且可有效地增加气隙磁通密度及额定转速下的电磁转矩,以提升整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无刷永磁马达包含有一定子、一转子、一磁铁组以及二固定板,其中该转子与该定子同轴且可转动地设于该定子内,而该磁铁组是由复数个磁铁单元所组成,各该磁铁单元环设于该转子的周缘且与该定子呈一间隙,以及各该固定板分别固设于该转子的二端面。
其中该转子包括有复数个连通该转子二端面的贯孔,而各该固定板于各该贯孔的相对位置设有复数个通孔,各该贯孔可定位于各该通孔,以供各该固定板相对该转子作同步的运转。
其中各该贯孔与各该通孔沿该转子的中心轴且呈环状等间距地排列。
其中各该固定板包括有一外周缘面以及一沿该外周缘面设置的复数个嵌槽,以供各该磁铁单元嵌卡于各该嵌槽内。
其中各该嵌槽由该转子朝该定子的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及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容积大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其中各该磁铁单元分别具有一外弧面、一内弧面以及二侧面,其中各该侧面邻近该内弧面之处分别设有一凸缘,以供各该磁铁单元嵌卡于各该嵌槽的第一、第二容置空间。
其中该转子包括有复数个通道,各该通道同轴向地设于该转子的周缘。
其中各该通道是沿该转子的中心轴且呈环状等间距地排列。
其中该定子包括有一内周缘面、一沿该内周缘面设置的复数个齿部,以及于各该齿部之间形成复数个定子槽,可供线圈缠绕于各该齿部且位于各该定子槽,各该齿部远离该内周缘面的一端具有一前端部。
由此,本发明利用各该固定板的结构将各该磁铁单元牢固地结合于该转子上,使马达于转动过程,各该磁铁单元不会因离心力及黏胶失效而脱离于该转子,此外,各该固定板系为一导磁材料,如此使该转子的磁通能较平均地导入该定子,以达到增进气隙磁通密度及额定转速下的电磁转矩,相对地提升马达整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无刷永磁马达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刷永磁马达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各组件装配后的相对位置。
图3为本发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无刷永磁马达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无刷永磁马达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各组件装配后的相对位置。
图5为本发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无刷永磁马达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无刷永磁马达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显示各组件装配后的相对位置。
图7为本发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无刷永磁马达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无刷永磁马达的气隙磁通密度曲线比较图。
图9为本发明上述三种型式的无刷永磁马达于额定转速下的电磁转矩曲线比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除尘的碳酸钙粉尘净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铸造车间电炉高温粉尘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