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门数据库复制技术的容灾虚拟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5469.0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9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龙;沈力菁;朱征;顾中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9/455;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门 数据库 复制 技术 虚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容灾备份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金门数据库复制技术的容灾虚拟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命源泉。电力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一旦发生大规模数据丢失或损毁导致业务中断,其造成的损失难以估算,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能够保证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信息系统数据不会丢失或者损坏,业务能够快速恢复,从而最低程度的降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电网建设了统一的集中式灾备中心,在搭建大规模机房基础上使用数据库复制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异地备份,进而增强整个电力网络安全供电风险管理能力。然而,随着国家电网SG186等各类业务应用的深入发展,随之而带来对大数据量安全可靠需求的提高,传统的物理灾备系统架构给未来的扩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存在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连续性低、维护管理难、扩展性差等问题。近年来,伴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目前金门数据库一般搭建在物理机上,对于灾备中心经常要进行的计划检修工作,就不能转移部署物理机上的负荷,会造成业务中断,降低了业务的连续性;对于灾备中心硬件故障或失电造成宕机的突发事件,应用不能自动的转移到备机上,会造成灾备业务的中断;对于服务器构成集群后,应用装在物理机上无法通过软件统一管理。
近年来,已经展开了一些将虚拟化技术引入灾备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周辉在2010年率先在电力系统展开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灾备系统模型研究,但该研究成果不适用于目前电力系统的集中式灾备中心,因此有必要针对电力系统的灾备需求进行深化研究并真正实现虚拟化技术在异地容灾备份方案中的落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门数据库复制技术的容灾虚拟化方法,能够将应用终端设备内的数据集中备份到容灾中心的虚拟化的数据复制服务器内,并且能够节约硬件资源和维护成本,大幅度提高硬件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金门数据库复制技术的容灾虚拟化方法,其中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灾备中心,该灾备中心包含多台通过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含CPU、内存、存储器、网络设备;在各计算机内设置虚拟机系统,通过虚拟机系统在各计算机内设置多个虚拟服务器,并设置各虚拟服务器与各计算机的映射关联关系,各虚拟服务器使用其映射关联的计算机的CPU、内存、存储器、网络设备;
步骤2,在灾备中心的各虚拟服务器内设置统一的操作系统和跨平台的复制系统,以使灾备中心的各虚拟服务器成为数据库复制服务器;
步骤3,设置多个应用终端设备,各应用终端设备与灾备中心通过网络连接,各应用终端设备包含虚拟化管理系统,各应用终端设备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对数据库复制服务器进行设置并管理各数据库复制服务器内的数据,动态调整各数据库复制服务器与各计算机的映射关联关系、将各应用终端设备内的数据通过数据库复制服务器内的复制系统复制到数据库复制服务器映射关联的计算机中。
上述的基于金门数据库复制技术的容灾虚拟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各应用终端设备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管理各数据库复制服务器映射关联的CPU、内存、存储器、网络设备。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5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不同测试脚本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 下一篇:云存储系统数据高效编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