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理板坯结晶器铜板缝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23750.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相春;安连旗;田勇;孙艳霞;臧绍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0 | 分类号: | B22D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结晶器 铜板 缝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理板坯结晶器铜板缝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板坯结晶器铜板缝隙是结晶器管理的关键部位,若结晶器铜板缝隙大易导致铸机开浇或连连浇过程中缝隙内部钻钢,随着浇铸的进行易导致角部悬挂漏钢的发生,另外由于结晶器缝隙大在结晶器调宽过程存在严重的生产风险,而导致结晶器缝隙偏大主要由缝隙内部固态保护渣清理不净所致,常规的清理方法为停浇后用弹性插板插入缝隙内进行上、下往复动作,达到清理的目的,但是由于保护渣等物质在冷态清理时比较困难,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只能采用下线整备过程中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了结晶器的周转使用寿命,降低浇铸过程漏钢事故发生的板坯结晶器铜板缝隙的清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清理板坯结晶器铜板缝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铸机停浇后在结晶器夹持状态下,用塞尺对铜板连接部位缝隙进行检查;
2)用小铲刮除铜板连接部位缝隙部位的残渣,用冷却水对清理部位进行清洗,然后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3)将结晶器铜板打开使结晶器铜板处于放松状态,使用弹性插板对结晶器铜板间缝隙进行预清理,主要是清理与铜板紧密粘连在一起的附着物,清理后铜板表面残留物会大幅减少,清理后用冷却水对缝隙进行吹扫;
4)在距结晶器上口400mm范围内铜板缝隙间吹入高温、高速蒸气流,蒸气流的压力≥3MP;
5)蒸气每吹扫1min后用弹性插板对结晶器缝隙进行清理,清理次数不得低于3次;
6)经过上述气流吹扫后,用高压冷却水对缝隙内部进行冲洗;
7)对结晶器四侧缝隙清理后,将结晶器夹紧,用塞尺对铜板连接部位缝隙进行检查。
所述的弹性插板为薄钢板,其厚度为1~2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清理板坯结晶器铜板缝隙的方法,通过对结晶器缝隙的有效清理,保证了结晶器铜板间的缝隙要求,降低了由于结晶器铜板缝隙大导致夹钢引发的漏钢事故,提高了结晶器的周转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2 是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3 是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4 是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5 是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6 是本发明的步骤图。
1—铜板 2—塞尺 3—小铲 4—弹性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一种清理板坯结晶器铜板缝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图1所示,铸机停浇后在结晶器夹持状态下,用塞尺2对铜板1连接部位缝隙进行检查;
2)如图2和图3所示,用小铲3刮除铜板1连接部位缝隙部位的残渣,用冷却水对清理部位进行清洗,然后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3)如图4所示,将结晶器铜板1打开,使结晶器铜板1处于放松状态,使用弹性插板4对结晶器铜板1间缝隙进行预清理,主要是清理与铜板1紧密粘连在一起的附着物,清理后铜板1表面残留物会大幅减少,清理后用冷却水对缝隙进行吹扫;
4)如图5所示,在距结晶器上口400mm范围内铜板1缝隙间吹入高温、高速蒸气流,蒸气流的压力≥3MP;
5)蒸气每吹扫1min后用弹性插板4对结晶器缝隙进行清理,清理次数不得低于3次;
6)如图6所示,经过上述气流吹扫后,用高压冷却水对缝隙内部进行冲洗;
7)如图1所示,对结晶器四侧缝隙清理后,将结晶器夹紧,用塞尺2对铜板1连接部位缝隙进行检查。
上述的弹性插板为薄钢板,其厚度为1~2mm。
上面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3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