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直埋管用隔热滑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2600.8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12 | 分类号: | F16L59/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口 径直 管用 隔热 滑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直埋管用隔热滑动支架,尤其是一种≥DN600的直埋管用隔热滑动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蒸汽热源的传输通常采用直埋式蒸汽管道,管道内高温蒸汽的流动会使蒸汽管道发生轴向及径向的位移,因此在长距离的管道中需要使用隔热支架来支撑管道。在“钢套钢”直埋式蒸汽管道中通常应用三种支架,分别为导向支架、滑动支架和固定支架,在有吸收管道膨胀变形能力的弯头两段管道中,为了使弯头能够自由地吸收管道的膨胀变形,通常使用滑动支架。滑动支架只限制工作钢管沿管道垂直径向向下的位移,而不限制工作钢管在外保护钢管内沿其它方向自由移动,这样有利于变形的吸收和管道中应力的分散。
现有的≥DN600的直埋管用隔热滑动支架常采用耐高温石棉垫作为隔热层,需要在芯管外缠绕多层才能达到保温要求,其耐温较低,通常只有 200℃左右,并且易老化、脱落,隔热层的安装也不方便,费时费力;隔热支架与芯管之间容易产生热桥现象导致热量大量流失,造成能源浪费;另外,在隔热支架底端与外管内壁接触的地方常垫聚四氟乙烯滑块来减小摩擦系数,因其是面接触滑动,摩擦力和噪声较大。所述DN600代表管子的公称直径,DN600钢管的外径在610~630mm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口径直埋管用隔热滑动支架,该隔热滑动支架能够隔断热桥,提高传输效率,减少管夹和芯管间振动,安装方便,受力均匀平稳,滑动顺畅,适合大口径直埋管使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口径直埋管用隔热滑动支架,包括上管夹和下管夹,其特征是:所述上管夹和下管夹均为半圆形,上管夹和下管夹连接构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上管夹和下管夹的内弧面上均设有硬质隔热层,硬质隔热层的一面与上管夹和下管夹的内弧面连接,硬质隔热层的另一面上设置软质隔热层,软质隔热层与芯管相接触;下管夹的外弧面上对称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左双滚轮结构和右双滚轮结构。
所述左双滚轮结构包括安装在下管夹外弧面上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端部之间设置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相互平行并处同一水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上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所述第一滚轮轴和第二滚轮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胫板。
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侧设有肋板,所述肋板与下管夹的外弧面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圆弧形硬质隔热层设计,隔断了热桥,提高传输效率;增加了软质隔热层,使管夹和芯管结合更加紧密,减少管夹和芯管间振动,提高了耐温性能;采用管夹式设计,安装方便;支架底端采用双滚轮结构,制作简单,受力均匀平稳,滑动顺畅;各部件都做了加强,保证了大口径直埋钢管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大口径直埋管用隔热滑动支架包括上管夹1、下管夹2、硬质隔热层3、软质隔热层4、芯管5、左双滚轮结构6、第一支撑板6-1、第二支撑板6-2、第一滚轮轴6-3、第二滚轮轴6-4、第一滚轮6-5、第二滚轮6-6、胫板6-7、肋板6-8、右双滚轮结构7等。
本发明包括上管夹1和下管夹2,所述上管夹1和下管夹2均为半圆形,上管夹1和下管夹2连接构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上管夹1和下管夹2的内弧面上均设有硬质隔热层3,硬质隔热层3的一面与上管夹1和下管夹2的内弧面连接,硬质隔热层3的另一面上设置软质隔热层4,软质隔热层4与芯管5相接触;下管夹2的外弧面上对称设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左双滚轮结构6和右双滚轮结构7;
以左双滚轮结构6为例,所述左双滚轮结构6包括安装在下管夹2外弧面上的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二支撑板6-2,所述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二支撑板6-2端部之间设置第一滚轮轴6-3和第二滚轮轴6-4,第一滚轮轴6-3和第二滚轮轴6-4相互平行并处同一水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滚轮轴6-3和第二滚轮轴6-4上分别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滚轮6-5和第二滚轮6-6;
所述第一滚轮轴6-3和第二滚轮轴6-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二支撑板6-2上;
在所述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二支撑板6-2之间设有胫板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2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铈低熔点稀土永磁液相合金及其永磁体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绕包抖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