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泡沫混凝土板裂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1042.3 | 申请日: | 201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飞;沈焱;王香港;薛力梨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40/00 | 分类号: | C04B40/00;C04B3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泡沫 混凝土 裂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保温的泡沫混凝土板的制造方法,以控制并减少裂缝。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板又被称为“发泡水泥保温板、泡沫水泥保温板”,因其具有无毒、不燃烧、保温性及其他性能好,仅几年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作内外墙体保温层、屋面保温层、建筑外墙防火隔离带,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一年的时间里,全国保温板生产总量由原来10万立方米,迅速发展至300多万立方米,建筑应用面积达数千万平方米。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A级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板生产流程基本上是先将水泥等胶凝材料、掺合料、纤维、外加剂、化学发泡剂(双氧水或铝粉等)和水等原材料分别计量配料、搅拌混合,、浇筑入模、养护、脱模得到泡沫混凝土胚体,再对泡沫混凝土胚体切割、包装后制得泡沫混凝土板成品,主流规格为干密度150kg/m3~300kg/m3的产品。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关键在于使发泡剂发泡的速率与料浆凝结硬化速率相一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得到要求性能指标的泡沫混凝土。但由于现有生产工艺使发泡过程呈现不均匀性,在拆模后常出现裂缝,一般位于距发泡混凝土顶面下10~15厘米,不但影响外观,还降低了切割后板材的成品率,使成本提高。尤其是当泡沫混凝土胚体发泡高度超过50厘米后的泡沫混凝土裂缝非常明显。裂缝已成为泡沫混凝土板质量的常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少建筑保温的泡沫混凝土板裂缝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基本消除泡沫混凝土胚体的水平裂缝,使泡沫混凝土板的成品率和成品率质量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是一种减少泡沫混凝土板裂缝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泡沫混凝土浆料浇筑入模后,让其发气膨胀,泡沫混凝土浆料发气后高度应高于浇筑模具10mm-30mm,经1~30分钟,在料浆凝结前在泡沫混凝土浆料的表面施加均匀作用力并使压强在0.2KN/m2~0.8KN/m2范围,保持到料浆凝结。这样,使泡沫混凝土浆料在发泡凝结硬化过程中受力更均匀,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裂缝出现的机会。
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在泡沫混凝土板生产中的使用,使泡沫混凝土浆料在发泡凝结硬化过程中受力更均匀,硬化后的胚体均匀性高,水平裂缝减少95%以上,表面基本平整,减少废板切割厚度10mm以上,泡沫混凝土板的成品率提高5~5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不同的需求,将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等胶凝材料、掺合料、纤维、外加剂、化学发泡剂(双氧水)和水等原材料分别计量配料、搅拌混合、浇筑入模,让其发气膨胀,泡沫混凝土浆料发气后高度应高于浇筑模具10mm以上,由于不同组分的泡沫混凝土浆料发气速度和凝结时间有差别,根据泡沫混凝土浆料性质的变化,经1~30分钟后,将塑料薄膜覆盖于泡沫混凝土浆料上表面,再将压板(采用10mm-30mm厚,边长不小于浇筑模具的胶合板)置于塑料薄膜上,在压板上均匀布置沙袋或砌块等作为荷载,使压强在0.2KN/m2~0.8KN/m2范围内为宜。经过10~200分钟料浆凝结后撤除压板及其上的荷载,养护后脱模,经切割、包装后制得泡沫混凝土板成品。
硬化后的胚体均匀性高,水平裂缝减少95%以上,表面基本平整,减少废板切割厚度10mm以上,泡沫混凝土板的成品率提高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1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