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法甲烷催化分解制氢同时分离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0191.8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肖睿;吴波;张帅;张会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6 | 分类号: | C01B3/26;C01B3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 催化 分解 同时 分离 二氧化碳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干法甲烷催化分解制氢同时分离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甲烷分解系统(Ⅰ),用于制备及提纯氢气;
催化剂再生系统(Ⅱ),用于接收从甲烷分解系统(Ⅰ)出来的失活催化剂,及未转化完全的甲烷混合气,使之与氧化物反应,消除积碳并提供甲烷分解系统(Ⅰ)所需要的热量;
气固分离系统(Ⅲ),用于接收从催化剂再生系统(Ⅱ)与甲烷分解系统中出来的固体颗粒与输送气体,分离并输送到相应反应器。
气体循环系统(Ⅳ),用于接收气固分离系统(Ⅲ)中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其中一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另一部分二氧化碳及分解气输送到还原反应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甲烷催化分解制氢同时分离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甲烷分解制氢系统(Ⅰ)包括催化分解装置(1)、冷凝器(2)、气固分离器一(3)、氢气分离室(4)、氢气分离滤膜(5);
催化分解装置(1)出口与冷凝器(2)相连,冷凝器(2)出口与气固分离器(3)相连,气固分离器一(3)出口与氢气过滤室(4)相连,催化分解装置(1)出口与搅拌混合器(12)相连,催化分解装置(1)入口与旋风分离器(13)相连,氢气分离滤膜(5)在氢气分离室(4)中;
催化剂再生系统(Ⅱ)包括隔板(6)、还原反应器(7),氧化反应器(8),阀门(9),压缩机一(10);
隔板(6)在还原反应器(7)中,还原反应器(7)上出口与旋风分离器(13)相连,还原反应器(7)下出口与氧化反应器(8)相连,还原反应器(7)上入口与搅拌混合器(12)相连,还原反应器(7)下入口与氢气过滤室(4)相连,还原反应器(7)下入口与压缩机二(16)及气液分离器(18)相连,氧化反应器(8)上出口与气固分离器(11)相连,氧化反应器(8)下入口与阀门(9)相连,氧化反应器(8)下入口与压缩机一(10)相连;
气固分离系统(Ⅲ)包括气固分离器二(11)、搅拌混合器(12)、旋风分离器(13)、凝汽器(14)、除尘器(15);
气固分离器二(11)的固相出口与搅拌混合器(12)相连,搅拌混合器(12)的入口与气固分离器二(11)和催化分解装置(1)相连,旋风分离器(13)的气相出口与冷凝器(2)相连,旋风分离器(13)的固相出口与催化分解装置(1)相连,凝汽器(14)与除尘器(15)相连,除尘器(15)与压缩机二(16)及压缩机三(17)相连;
气体循环系统(Ⅳ)包括压缩机二(16)、压缩机三(17)、气液分离器(18);
压缩机二(16)与压缩机三(17)入口与除尘器(15)相连,压缩机二(16)的出口与还原反应器(7)相连,压缩机三(17)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18)相连,气液分离器(18)的出口与还原反应器(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甲烷催化分解制氢同时分离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再生系统(Ⅱ)采用镍基氧化物NiO/Al2O3或钴基氧化物CoO/Al2O3作为氧载体,载体为活性氧化铝,活性成分为NiO或CoO,其粒径范围在300~5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甲烷催化分解制氢同时分离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再生系统(Ⅱ)采用压力在0.1~1.2MPa,以加强反应气与气化介质的反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01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弧炉阶梯扰动函道废钢预热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大重量镍合金用真空熔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