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9715.1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峰;钱锦丰;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是对现有断路器触头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配电设备,随着电力工程对电源和输配电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用于电路保护开关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触头系统是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万能式断路器采用两种触头系统,一种是静触头固定,触头弹簧安装在动触头上;另一种是静触头上安装弹簧,并且静触头能够绕某一轴心做微小转动,动触头则是一块整体。前一种触头系统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主要用于单断点触头结构,后一种触头系统在万能式断路器中既可用于单断点触头结构,又可用于双断点触头结构,其中双断点触头结构可大幅提升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和短时耐受能力。
现有双断点万能式断路器,其结构由图1、图2所揭示,主要包括壳体1、静触头组件2、动触头组件3和灭弧室4,所述的静触头组件2、灭弧室4位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的动触头组件3探入壳体1内并且与所述的静触头组件2配合。
具体地,所述的壳体1包括基座11和底板12,两者组合而构成壳体1。
所述的静触头组件2包括罩壳21、静触头臂22、静触头弹簧23和金属盖板24,所述的静触头臂22枢置在罩壳21内部;所述的静触头弹簧23的一端抵靠在罩壳21上、另一端抵靠在静触头臂22上远离枢置中心的一端;所述的金属盖板24包覆在罩壳21的靠近动触头组件3的一侧。
所述的动触头组件3探入壳体1内部,并与上下设置的两个静触头组件2配合,其包括支架31和动触头32。
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2组成断路器的触头系统。
灭弧室4位于静触头组件2的外侧。
由于所述的金属盖板24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部分,一个是贴覆在罩壳21上且靠近于动触头组件3的侧部241,另一个是位于罩壳21上远离静触头臂22枢置中心的底部242,所述的底部242与静触头臂22抵触配合。
当动触头组件3和静触头组件2分离并产生电弧时,电弧借助金属盖板24实现快速向上转移,然而,此种转移速度仍不能满足断路器高分断的需要。
上述电弧转移过程如下:动触头32上的动触点321与静触头臂22上的静触点222分离产生电弧I1,随着静触头臂22受静触头弹簧23驱动转动到静触头臂22上的抵靠端221与上述的底部242接触后,电弧流经金属盖板24,形成图2中的电弧I2、I3,最后再进入灭弧室4。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断路器触头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其能加速电弧的转移速度,提高熄弧效果,满足断路器高分断的需要。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与上下设置的两个静触头组件配合,每一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臂,在静触头臂上设有静触点,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所述的动触头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一对动触点与两个静触点的位置相对应且彼此呈面对面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在一对动触点之间形成有向静触头组件一侧凸出的弯形,从而在两个静触点之间形成有 字形弯曲电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弯形呈矩形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弯形呈梯形状。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弯形呈圆弧状。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触头组件的支架嵌入弯形的凸起部分中设有屏蔽磁场的金属板。
本发明所述的动触头采用上述结构后,在两个静触点之间形成有字形弯曲电路。该弯曲电路能产生电动斥力,从而能加速断路器分断时电弧的转移速度,提高熄弧效果,满足断路器高分断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中双断点万能式断路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弧的转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结构简图。
图4为图3中电弧的转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所述的动触头的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所述的动触头的另一种构造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所述的动触头的又一种构造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9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