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层共挤EVA长寿消雾环保型多功能大棚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9304.2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美菊;孙爱亲;豆开畅;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0;B32B27/20;C08L23/08;C08L23/06;B29C47/62;A01G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67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eva 长寿 环保 多功能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大棚膜及其制备工艺,尤其涉及采用EVA为原料制备纳米消雾大棚农用膜,属农用地膜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用薄膜是继种子、化肥、农药之后的农业重要生产资料,它的应用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场革命,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常使用的薄膜为普通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无滴膜、普通聚乙烯薄膜、聚乙烯无滴膜、聚乙烯多功能复合膜以及EVA多功能复合膜等。但普遍存在功能单一、容易出现雾滴、寿命短等缺陷。
目前,国内农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继续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战略,给农用塑料应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卷材作为重要的塑料制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农用卷材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是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1.6倍。目前国内薄膜耗用量已达70万吨;农用薄膜覆盖面积在2.1亿亩以上,农用薄膜实际消费量已超过110万吨。随着农用塑料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农用塑料制品的普及推广应用,农用塑料在农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对目前农用薄膜进行改进,克服功能单一、容易出现雾滴、寿命短等缺陷已成为农用塑料制品市场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雾滴、寿命长环保型多功能农用大棚薄膜。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在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加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外层、中层、内层配方不同,将外层、中层、内层配方分别混合均匀,采用双头螺纹螺杆双螺杆挤出机制成母粒,经共挤模头形成三层薄膜挤出,制成多功能农用大棚薄膜。原料配方如下: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
外层原料配方: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 20%-50%,
低密度聚乙烯(LDPE) 20%-50%,
茂金属聚乙烯(mPE) 10%-20%,
双防母料 5%-10%;
中层原料配方: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30%-40%,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 20%-40%,
低密度聚乙烯(LDPE) 20%-40%,
三防母料 5%-10%;
内层原料配方: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30%-40%,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 10%-20%,
低密度聚乙烯(LDPE) 20%-50%,
三防母料 5%-10%;
原料配方优选如下: 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
外层:低密度聚乙烯1810D:20%;线形低密度聚乙烯7047:50%;茂金属聚乙烯1018HA:20%;双防母料:10%;
中层:低密度聚乙烯2426F:27%;低密度聚乙烯2426H:10%;线形低密度聚乙烯7042:27%;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7%;三防母料:9%;
内层:低密度聚乙烯2426F:25%;低密度聚乙烯2426H:20%;线形低密度聚乙烯7042:1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0%;三防母料:10%。
所述的双防母料为流滴剂20%;光稳剂10%;滑石粉5%;聚乙烯蜡5%;PVC树脂粉60%;
所述的三防母料为流滴剂20%;光稳剂10%;滑石粉5%;水滑石10%;聚乙烯蜡5%;PVC树脂粉50%;
其工艺技术方案如下:
将外层、中层、内层配方经计量后,分别混合均匀,分别加入料斗,进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该挤出机采用双头螺纹螺杆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制成功能性母粒;经多层共挤出机熔融挤出,然后进入环形共挤模头形成三层薄膜挤出,从模头中心的冷却风管吹入压缩空气,将薄膜吹胀成筒状薄膜或膜泡。经内部和外部空气冷却,然后进入人字夹板将棚膜泡折叠;通过棚膜旋转牵引装置,将折叠后的棚膜经空转导辊引至收卷机,进行喷码打字,然后经检测后装箱入库。
本发明工艺在制备多功能大棚膜过程中原料配方、熔体温度、吹胀比、牵引比和冷凝线高度对薄膜性能均有影响试验结果,结合优化的环保地膜的加工工艺条件,并通过比较,得出最适宜加工参数:熔融温度180~190℃;薄膜的吹胀比1:3-5;薄膜的牵引比1:7-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9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蒸汽的高效发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吊箱数字流向偏角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