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柳枝稷扦插无性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8910.2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锋;奚亚军;徐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柳枝 扦插 无性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柳枝稷繁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柳枝稷扦插无性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柳枝稷(英文名Switchgrass,拉丁名Panicum virgatum Linn)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生于北美地区,具有栽培简单、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科研工作者逐步将其引种到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及陕西安塞等地区。柳枝稷属于C4类植物,具有很高的年生物量产量,最初主要被用来作为饲料作物以及园林作物,20世纪80年代,美国能源部门(US Department Of Energy,DOE)将其选定为模式能源植物,此后,各国均加大了对柳枝稷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柳枝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物能源转化等领域,而在柳枝稷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所占比例却很少。作为一种模式能源植物,柳枝稷具有很多的优良性状,如耐旱、耐贫瘠、抗病虫害、植株高大、分蘖多等,具有很好的生物技术研究前景。然而柳枝稷是一种异花授粉植物,具有很强的自花不亲和性,因此,有性繁殖获得的后代往往具有不同的基因型,这是不利于柳枝稷生物技术研究的。
无性繁殖是由植物的器官直接获得完整植株的过程,由于该过程中未涉及到基因分离与基因重组,因此所得的后代植株具有相同的基因型。目前,柳枝稷无性繁殖方法有通过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和通过诱导丛生芽快速繁殖。传统周期长,而且在诱导过程中有一定机率产生变异,因此以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苗方法为生物技术研究提供材料不合适。
扦插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无性繁殖技术,但常用于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中也只有百合科天门冬属和鸭跖草科部分植物已利用扦插繁殖方式,而在禾本科中很少发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柳枝稷扦插无性繁殖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简便的柳枝稷繁殖方法,有利于获得基因型一致的后代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柳枝稷扦插无性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柳枝稷发育出4~6个节后,去除分蘖顶端并保留下方3~4个节,使腋芽开始发育。分蘖顶端被剪下20~30天后,腋芽生长成15~20cm长的侧芽;
2)将侧芽连同其所在节及节上下各3~5cm从柳枝稷植株上剪下,作为插条;剥去插条基部母株上包裹侧芽的叶片,并将插条下端削成楔形;
3)将修剪后的插条下部浸泡在生根粉溶液中12h以上,然后将插条插入装有疏松透水的培养基质的培养钵中,将培养钵置于水中,使培养基质从底部开始浸水,直至培养基质吸水饱和;然后将培养钵放置到恒温温室中培养,待新生根生长至10~20cm长;
4)将培养钵中的已生根的插条取出,移栽进温室中。
所述去除分蘖顶端是在7~8月,待柳枝稷发育出4~6个完全伸长的节间,选定生长健壮的柳枝稷的单株,去除分蘖顶端并保留下方3~4个节。
所述待侧芽从柳枝稷上剪下作为插条后,侧芽所在节的下方紧临节上的腋芽开始发育,待此腋芽生长至15~20cm长后,将其作为插条进行第二轮扦插。
所述的生根粉为稀释500~1000倍的TDZ生根粉(TDZ,Thidiazuron,苯基噻二唑基脲;陕西赛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仪路9号,邮编:710021),在生根粉溶液浸泡24h后进行扦插。
所述的培养基质是将栽培土1~2份、腐叶土4~6份和河沙1~2份充分混匀而得到。
所述的培养钵被放置到温度为20~25℃、每天14h光照的恒温温室中培养6~8天。
所述的柳枝稷的品种为美国引进栽培品种Alamo。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柳枝稷扦插无性繁殖方法,尝试采用扦插方法对禾本科多年生的柳枝稷进行无性繁殖,取得了意料不到的繁殖效果;而且在繁殖过程中未涉及组织培养过程,与传统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再生植株以及丛生芽诱导快速繁殖相比具有简单易行,成活率高,不易发生变异等特点,非常适合于为柳枝稷生物技术研究提供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柳枝稷扦插无性繁殖方法,培养过程简单易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8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夏暑乌龙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中药材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