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080P对应手动变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7348.1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熙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77 | 分类号: | G02B15/1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80 对应 手动 变焦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变焦镜头。具体涉及一种1/2.8”3.7倍1080P对应手动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头,在边境线、海防线的监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近年来出于安防目的,对在室外安装昼夜监视器的市场要求日益增多。为此,要求开发出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光下,用超广角、大口径可实现高性能监控的变焦比3~4倍左右的变焦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080P对应手动变焦镜头,它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超广角、大口径、高性能、变焦比3~4倍左右、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光下可监控的优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负镜片群G1、光阑S、第二正镜片群G2、滤光片F和成像靶面I,从物体端到成像端的光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负镜片群G1、第二正镜片群G2、滤光片F和成像靶面I,且第一负镜片群G1、第二正镜片群G2之间设置有光阑S。
所述的第一负镜片群G1整体为负镜片组,由凸面朝向物体端的负凹凸透镜一L1、双凹镜片L2、凸面朝向物体端的平凸镜片L3构成,凸面朝向物体端的负凹凸透镜一L1、凸面朝向物体端的平凸镜片L3之间设置有双凹镜片L2。
所述的第二正镜片群G2整体为正镜片组,由双凸镜片一L4、凸面朝向物体端的负凹凸透镜二L5、双凸镜片二L6、凸面朝向物体端的负镜片L7、双凸镜片三L8、凹面朝向物体端的负凹凸透镜L9依次设置构成,凸面朝向物体端的负凹凸透镜二L5和双凸镜片二L6胶合、凸面朝向物体端的负镜片L7 和双凸镜片三L8胶合。
所述的第一负镜片群G1、第二正镜片群G2的间隔可变。
所述的第一负镜片群G1、第二正镜片群G2之间配置了光阑S,决定了F值大小。变倍及合焦时,相对成像靶面I位置固定。
本发明的原理为:摄像时,依据设置的CCD和CMOS(不图示)等光电传感器,在镜头成像靶面I上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第一负镜片群G1根据其在光轴上移动进行合焦,补正由于变倍及被摄物体的摄像距离变化时的像面位移。第二正镜片群G2变倍时在光轴上移动。向望远端变倍时,第二正镜片群G2在光轴上从成像端移动到物体端。合焦时,相对成像靶面I位置固定。第二正镜片群G2通过至少使用2面非球面镜片,可较好地补正球面收差和像散。
当出现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同时存在的情况时,在第二正镜片群G2和成像靶面I之间插入滤光片F即可。滤光片F可选择透过可见光或者近红外光的其中一种,实现只用可视光,或者只用近红外光状态下的监控。滤光片F不只限用一片,也可准备选择透过可见光的滤光片和选择透过近红外光的滤光片2片,个别在光轴上进行插脱切换。
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超广角、大口径、高性能、变焦比3~4倍左右、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光下可监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第一负镜片群G1、光阑S、第二正镜片群G2、滤光片F和成像靶面I,从物体端到成像端的光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负镜片群G1、第二正镜片群G2、滤光片F和成像靶面I,且第一负镜片群G1、第二正镜片群G2之间设置有光阑S。
所述的第一负镜片群G1整体为负镜片组,由凸面朝向物体端的负凹凸透镜一L1、双凹镜片L2、凸面朝向物体端的平凸镜片L3构成,凸面朝向物体端的负凹凸透镜一L1、凸面朝向物体端的平凸镜片L3之间设置有双凹镜片L2。第一负镜片群G1在光轴上移动进行合焦。设最短焦距为fW、最长焦距为fT、最短焦距时第一负镜片群G1和第二正镜片群G2的间隔为DW、最长焦距时第一负镜片群G1和第二正镜片群G2的间隔为DT时,满足以下公式:
5.3<(DW-DT)/(fT/fW)<6.2 (1)
公式1规定了变倍比、以及变倍后第1镜片群G1和第2镜片群G2间隔变化量的比。若满足此条件,可较好地补正收差。若超出上限值,有利于补正收差,但将导致镜头既大型又昂贵。若低于下限值,则各群的力量变强,会增加收差补正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熙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熙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7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孔地质探测用的全景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