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间间隔棒及金具拉弯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6948.6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袁亦超;蔡巍;邓春;张力伟;陈荣彬;贺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间 间隔 金具拉弯 试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相间间隔棒及金具拉弯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输电线路上广泛采用相间间隔棒作为主要的防舞措施。相间间隔棒主要通过配套的金具与线路导线相连接,一般安装在不同相的导线间。而相间间隔棒及配套金具,往往通过子导线间隔棒改造而来。目前,针对非用于相间间隔棒的普通的子导线间隔棒,有一套国家标准的型式试验检测方法,主要测试子导线间隔棒对子导线的抓力、向心力以及子导线振动对线夹的影响,源于其仅关注保障对子导线的支撑作用。但对于防舞动用的、用于连接相间间隔棒的子导线间隔棒,并无专用的试验方法,目前仍沿用普通子导线间隔棒的型式试验方法。但用于连接相间间隔棒的子导线间隔棒,承担有不同相导线间通过相间间隔棒传递而来的拉扯力和挤压力,其受力环境更为恶劣。仅用普通子导线间隔棒的型式试验标准对其进行检测,不能反映其的真实受力,不能有效的检测出它的性能,这也导致用于连接相间间隔棒的子导线间隔棒发生了多起损坏故障。
另外,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介绍以下技术术语:
相间间隔棒:一种复合材料制成的绝缘子串,悬挂于不同相导线间。用于减小不同相导线间可能发生的相互运动趋势,避免发生相间闪络故障。
子导线间隔棒:一般的子导线间隔棒只用于支撑子导线,使子导线相互不发生鞭击碰撞。如对于六分裂,有六个子导线,则每隔固定距离,在六个子导线间安装一个正六边形的子导线间隔棒,用于支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子导线间隔棒的试验方法不适用于由子导线间隔棒改造而得的相间间隔棒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间间隔棒及金具拉弯试验平台,该相间间隔棒及金具拉弯试验平台通过模拟线路舞动时,导线与相间间隔棒的运动状态,一方面可以对相间间隔棒及其配套金具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以便于开展导线及相间间隔棒动态特征的研究,另一方面还可对相间间隔棒及金具进行检测,以验证其是否满足在防舞过程中应用的结构、强度、疲劳性能要求,通过利用该平台,可对相应的不合理的金具结构进行改进。该种试验平台为用于测试防舞相间间隔棒及配套金具相关机械性能的试验平台,可用于型式试验和入网检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相间间隔棒及金具拉弯试验平台,包括动力驱动系统、上导线直接响应系统、导线张力调节系统、传动张力调节系统和下导线间接响应系统;被吊起来的上导线直接响应系统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子导线束和第二子导线束,第一子导线束和第二子导线束之间通过相间间隔棒连接,第一子导线束和第二子导线束都包括至少一根子导线,在垂直于子导线的方向上,动力驱动系统、上导线直接响应系统和传动张力调节系统依次通过牵引钢丝绳首尾相连;下导线间接响应系统设置在上导线直接响应系统下方的,下导线间接响应系统包括第三子导线束,第三子导线束分别通过相间间隔棒与第一子导线束和第二子导线束连接,第三子导线束包括至少一根子导线;沿子导线的轴向,导线张力调节系统分别设置在上导线直接响应系统的两侧,导线张力调节系统通过牵拉钢丝绳与子导线固定连接;动力驱动系统能够使牵引钢丝绳沿轴向往复运动,传动张力调节系统能够使牵引钢丝绳处于紧绷状态,导线张力调节系统能够使子导线受沿子导线的轴线的拉力。
第一子导线束的子导线设置于第一子导线间隔棒内,第二子导线束的子导线设置于第二子导线间隔棒内,第三子导线束的子导线设置于第三子导线间隔棒内;第一子导线间隔棒和第二子导线间隔棒之间通过相间间隔棒连接,第三子导线间隔棒分别通过相间间隔棒与第一子导线间隔棒和第二子导线间隔棒连接。
第一子导线束含有一根子导线、或两根子导线、或四根子导线、或六根子导线、或八根子导线、或十根子导线,第二子导线束含有一根子导线、或两根子导线、或四根子导线、或六根子导线、或八根子导线、或十根子导线,第三子导线束含有一根子导线、或两根子导线、或四根子导线、或六根子导线、或八根子导线、或十根子导线。
第一子导线间隔棒为十分裂、或八分裂、或六分裂、或四分裂、或双分裂,第二子导线间隔棒为十分裂、或八分裂、或六分裂、或四分裂、或双分裂,第三子导线间隔棒为十分裂、或八分裂、或六分裂、或四分裂、或双分裂。
动力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转动盘,设置在动力驱动系统和上导线直接响应系统之间的牵引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转动盘的第一位置,设置在动力驱动系统和传动张力调节系统之间的牵引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转动盘的第二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6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硅铝酸盐沸石SSZ-33的方法
- 下一篇:双驱动地板擦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