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管件形状稳定性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5799.1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显华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形状 稳定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薄壁管件进行加工以确保其形状稳定的方法,属于薄壁管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薄壁管件通常壁厚与外径之比小于6%,有的薄壁管件的壁厚只有几十微米,这样的金属薄壁管件通常是拉伸成型,存在非常大的应力,导致零件变形,达不到所要求的形状,并且其内部晶粒发生严重的变形,处于非稳定状态,使得薄壁管件的形状也不稳定。
超声波振动能够消除应力,一般都是在具有一定强度的铸件或焊件上进行,但是在薄壁管件上的应用未见诸报道,薄壁管件形状的稳定性是一项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薄壁管件加工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能够使管件形状稳定的薄壁管件形状稳定性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薄壁管件形状稳定性加工方法,是:
将薄壁管件套装在芯轴上,使超声波刀具与薄壁管件表面接触并施加预加力,通过超声波刀具对薄壁管件的表面进行高频冲击,这样,超声能通过超声波刀具直接输入到材料内部,使薄壁管件的金属残余应力场被改变,非稳定状态的晶粒变成稳定状态,薄壁管件的形状得到稳定。
薄壁管件的壁厚不大于2.5mm。
预加力为5公斤-50公斤。
本发明采用简单的超声波冲击实现薄壁管件的形状稳定性,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效果,实际是对工件进行超高频的小振幅微锻造,在微锻造的过程中工件表层金属晶粒产生塑性变形流动,工件表层材料的原子层及微观组织在超声波能量的作用下被激活,使材料的塑性大幅度提高,其内部的晶粒变成稳定状态,确保了薄壁管件形状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薄壁零件精整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超声波对管壁作用机理示意图。
图中:1、芯轴,2、薄壁管件,3、超声波刀具,4、卡盘,5、顶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对薄壁管件2的精整方法,是将薄壁管件2套装在芯轴1上,两者的配合为间隙配合,薄壁管件2应紧密套装在芯轴1上,配合间隙以0.01mm-0.03mm为宜,或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然后将芯轴1装夹在车床的卡盘4上,如果芯轴1较长的话,其尾端通过顶尖5顶住,采用一夹一顶装夹方式,然后在车床的刀架上安装超声波刀具3,先使超声波刀具3与薄壁管件2表面接触并施加5公斤-50公斤的预加力,通过超声波刀具3的工具头对薄壁管件2的表面进行高频(每秒2万次以上)冲击,超声波冲击时的冲击振幅可定为5μm-25μm,芯轴1转动的线速度为2米/分钟-100米/分钟,超声波刀具的进给量为0.05mm/转-0.9mm/转。这样,超声能通过工具头直接输入到零件材料内部,工件表层材料的原子及微观组织在超声波能量的作用下被激活,使材料的塑性大幅度提高,使金属更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但在超声波去掉后材料又恢复原来的机械性能。同时,工具头实际是对工件进行超高频的小振幅微锻造,在微锻造的过程中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流动,使薄壁管件2的金属残余应力场被改变,非稳定状态的晶粒变成稳定状态。超声刀具对芯轴上的薄壁零件按加工工艺进行加工时,使零件的形状更符合芯轴的形状,如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圆度和直线度等形状公差。
超声波刀具3可采用现有文献中提到的结构,如CN1690231公开的《超声波金属表面加工装置》。
如果,所加工的工件不是圆形管件,而是其它形状(如多边形),则应该使用相应形状的芯轴,超声波刀具3的工具头按照工件的形状进行超声波冲击。工具头以一定的轨迹运动是使金属内部晶粒的流动均匀一致,对工件表层进行金属削峰填谷。
图2给出了超声波振动对薄壁管件2的作用机理,中部曲线是超声波能量随作用深度的衰减程度,根据实验,超声波振动对金属工件冲击作用层的厚度最大为6mm,而能产生塑性变形层的的厚度最大为2.5mm,因此本发明将薄壁管件2的壁厚确定为不大于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显华,未经赵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石动、静态弹性参数同步测量的方法
- 下一篇:硬质隔热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