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存储稳定性的液晶组合物及液晶显示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15379.3 | 申请日: | 2013-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娟;胡海军;魏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9/44 | 分类号: | C09K19/44;G02F1/1333;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甘玲 | 
| 地址: | 212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存储 稳定性 液晶 组合 液晶显示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适当的介电各向异性、较快的响应速度及良好的低温存储稳定性的液晶组合物及其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液晶材料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有机棒状小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液晶显示元件是利用液晶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光学各向异性和介电各向异性来进行工作的,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液晶材料不同的特性和工作方式,可以将器件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其中常规显示器普遍使用的有TN模式(扭曲向列模式,液晶混合物具有扭曲度约90度的向列型结构)、STN模式(超扭曲向列模式)、SBE模式(超扭曲双折射)、ECB模式(电控双折射)、VA模式(垂直排列)、IPS(面内转换)等,还有很多根据以上各种模式所做出的改进模式。
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具备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对电场和电磁辐射的稳定性、适当的光学各向异性、较快的响应速度及较低的阈值电压的液晶化合物与液晶介质是符合目前需求的。对于有源矩阵寻址的液晶显示器来说,液晶介质还要具有高的电压保持比,以及良好的光、热稳定性。特别地,对于使用在车载类以及其他户外使用的显示器,尤其要具有非常宽的向列相温度范围。
然而,液晶介质的各项性能是相互矛盾的,现有液晶介质无法同时具有上述性能。因此,在液晶材料领域,需要具有改进性能的新型液晶组合物。特别地,对于许多应用类型而言,液晶组合物必须具有合适的宽向列相范围,适当的折射率、介电各向异性以及低温存储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组合物,包含:
一种或多种通式I的化合物
一种或多种通式Ⅱ的化合物
一种或多种通式Ш的化合物
以及
一种或多种通式Ⅳ的化合物
其中,
R1、R2、R3、R4、R5和R6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表示H、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或烷氧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烯氧基;
L1、L2、L3、L4和L5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H或F;
和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和组成的组;
和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和组成的组;
m表示0或1。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优选所述通式I的化合物占所述液晶组合物总重量的15-45%;所述通式Ⅱ的化合物占所述液晶组合物总重量的5-30%;所述通式Ш的化合物占所述液晶组合物总重量的20-70%;以及所述通式Ⅳ的化合物占所述液晶组合物总重量的5-25%。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特别优选所述通式I的化合物占所述液晶组合物总重量的15-35%;所述通式Ⅱ的化合物占所述液晶组合物总重量的5-25%;所述通式Ш的化合物占所述液晶组合物总重量的35-55%;以及所述通式Ⅳ的化合物占所述液晶组合物总重量的5-2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式I的化合物选自由如下化合物组成的组中一种或多种的化合物:
以及
其中,
所述R1选自由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或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2-5的烯基或烯氧基组成的组;
所述L1表示H或F。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式Ⅱ的化合物选自由如下化合物组成的组中一种或多种的化合物:
以及
其中,
所述R2选自由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或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2-5的烯基或烯氧基组成的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式Ш的化合物选自由如下化合物组成的组中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以及
其中,
所述R3和所述R4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或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2-5的烯基或烯氧基组成的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通式Ⅳ的化合物选自由如下化合物组成的组中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