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隔热保温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3714.6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俞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武南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7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 隔热 保温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硬质隔热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化工、石油、发电、冶金等场所的大型长距离供热管道系统,因其管道内常年输送高温蒸汽或液体,为减少热量损失节约能源需包裹隔热保温材料后用专门的管托支承安装,这类管托除了应能承受管道重量,隔绝热传递外,还要平衡管道系统的作用力,吸收震动,改善管道的应力分布,确保管道系统安全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号ZL 201020115068.1,公开一种《隔热保温箱座》,用于安装管托安装板,包括长方体形的箱体,箱体内具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的保温材料对整个箱座的导热系数是至关重要的,导热系数低材料的一般强度较差,在所承受载荷较大的时候,就不适用了,也就限制了保温材料在高载荷场所的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温材料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硬质隔热保温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以满足承载较高载荷的需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质隔热保温材料,主要由陶粒、珍珠岩、铁黑粉通过粘结固化剂混合后固化而成。陶粒和珍珠岩起保温作用,铁黑粉能提高混合物的强度,采用这三者与粘结固化剂混合后可制成导热系数低,强度较高的硬质隔热保温材料。
具体的,所述的陶粒、珍珠岩、铁黑粉的重量比为:2.5-3.5:2.0-3.0:2.0-2.5。陶粒和珍珠岩主要起保温作用,其所占比重较多时,导热系数较低,而强度不高;铁黑粉所占比重较多时,导热系数会升高,但强度增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配比,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强度和降低导热系数,所述的硬质保温材料中还具有硅酸铝。
具体的,所述的陶粒、珍珠岩、铁黑粉、硅酸铝的重量比为:2.5-3.5:2.0-3.0:2.0-2.5:0.5-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硬质隔热保温材料,主要由陶粒、珍珠岩、铁黑粉混合制成,陶粒和珍珠岩能起到较好的隔热保温作用,铁黑粉与陶粒和珍珠岩混合后凝结在一起,能提高抗压强度,提高硬度,从而能够适合既要低导热系数,又要高抗压系数的场合;加入硅酸铝后能提高粘结牢度,进一步提高强度和硬度,降低导热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硬质隔热保温材料,主要由陶粒、珍珠岩、铁黑粉通过粘结固化剂混合后固化而成。陶粒和珍珠岩起保温作用,铁黑粉能提高混合物的强度,采用这三者与粘结固化剂混合后可制成导热系数低,强度较高的硬质隔热保温材料。粘结固化剂的种类很多,常规的固化剂都能满足需要,优选可采用环氧树脂系固化剂。
具体的,所述的陶粒、珍珠岩、铁黑粉的重量比为:2.5-3.5:2.0-3.0:2.0-2.5。陶粒和珍珠岩主要起保温作用,其所占比重较多时,导热系数较低,而强度不高;铁黑粉所占比重较多时,导热系数会升高,但强度增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配比,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强度和降低导热系数,所述的硬质保温材料中还具有硅酸铝。
具体的,所述的陶粒、珍珠岩、铁黑粉、硅酸铝的重量比为:2.5-3.5:2.0-3.0:2.0-2.5:0.5-1.0。
实施例一:陶粒、珍珠岩、铁黑粉的重量比为:3.5:3.0:2.0,加入适量粘结固化剂后混合,待凝固后制成硬质隔热保温材料,经实验测定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15W/MK,抗压强度为9 Kg/cm2。
实施例二:陶粒、珍珠岩、铁黑粉的重量比为:2.5:2.0:2.5,加入适量粘结固化剂后混合,待凝固后制成硬质隔热保温材料,经实验测定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18W/MK,抗压强度为13 Kg/cm2。
实施例三:陶粒、珍珠岩、铁黑粉、硅酸铝的重量比为:2.5:2.0:2.5:0.5,加入适量粘结固化剂后混合,待凝固后制成硬质隔热保温材料,经实验测定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19W/MK,抗压强度为14 Kg/cm2。
实施例四:陶粒、珍珠岩、铁黑粉、硅酸铝的重量比为:2.5:2.0:2.5:1.0,加入适量粘结固化剂后混合,待凝固后制成硬质隔热保温材料,经实验测定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20W/MK,抗压强度为15Kg/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武南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武南管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管件形状稳定性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节能环保型复合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