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电断路器的重合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3281.4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咸;任飞;胡义琴;李冰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辉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断路器 合闸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电气技术领域中的带剩余电流保护的塑壳断路器,具体涉及带自动重合闸功能的漏电塑壳断路器的重合闸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带自动重合闸功能的漏电塑壳断路器,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连续、安全可靠运行。目前,现有的塑壳断路器自动重合闸机构由一个手柄,至少大小两个齿轮以及若干冲压件和若干标准间组成,由电机带动大齿轮,大齿轮再联动小齿轮带动机构运动,当断路器合闸后,重合闸机构上的手柄驱动件与手柄联动,手柄不能手动动作。这种重合闸机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由于有齿轮结构,机构的高度较高,使断路器体积随之增大;而且齿轮加工困难,效率相对较低,增加了生产成本。2、安装时,组成部件不是一整体结构,不能作为一套组件整体安装,需要对每台断路器机构进行调整;3、重合闸机构与手柄之间形成刚性连接,手柄不具有指示分闸、脱扣位置的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安装简单、性能可靠、使手柄可以指示工作状态的一体化的塑壳断路器的重合闸机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固定设置在有手柄的断路器外盖上的外框架,外框架内固接内支架,手柄可向断路器的进线端或出线端方向旋转,手柄的进线端、出线端侧各有一个手柄驱动件,两个手柄驱动件一端均间隙穿过外框架一侧壁并伸出,位于手柄出线端侧的第二手柄驱动件另一端间隙穿过内支架,位于手柄进线端侧的第一手柄驱动件另一端间隙穿过内支架并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转盘的中心,第一转盘可旋转连接于内支架并刚性连接电机,第一转盘的旋转方向是进线端或出线端方向,第一转盘旋转至断路器分、合闸位置时分别拨动固定于外框架内的一个能指示断路器分、合闸状态的微动开关;在所述外框架一侧壁之外,第一手柄驱动件一端通过第一连杆连接转动件一端,转动件另一端连接使转动件向出线端方向旋转的第二复位弹簧,第二手柄驱动件连接第二连杆一端,第二连杆另一端设有一突出的铆轴且连接使第二连杆向出线端方向旋转的第一复位弹簧,转动件的中间朝向铆轴方向延伸一半圆凸台,在断路器的分闸位置时所述半圆凸台位于铆轴的出线端侧卡住铆轴;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延伸有凸台,凸台的进线端一侧旁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转动件一端的进线端侧设有第二限位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安装和动作过程不会影响原有塑壳断路器的手柄位置,采用了两个能相对独立运动的手柄驱动件来操作手柄,通过联动的方式,实现电机带动手柄驱动件,手柄驱动件带动手柄转动使断路器分闸或者合闸,合闸后,两个手柄驱动件分别位于手柄的动作范围之外,因此不会影响原有手柄的动作,手柄依然可以指示漏电断路器的工作状态。
2、本发明是在原有的漏电塑壳断路器外盖上设计的一体化机构,只需要将安装好的整件安装到原有漏电塑壳断路器外盖上即可,无需单独安装个别零件,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安装难度。
3、由于本发明是安装在原有塑壳断路器外盖外部,在断路器分断时,电弧本身及电弧烧损金属件产生的金属粒子不会对本发明造成影响,因此,能有效地保护本发明,既可以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也可以保证本发明的使用性能。
4、本发明的高度不超过现有手柄的最高点,因此可以节约漏电塑壳断路器的安装空间,且本发明由冲压件和轴类零件组成,没有齿轮零件,有效地提高零件成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重合闸机构安装在断路器外盖上并处于分闸状态时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旋转视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手柄驱动件2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转动件1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第一连杆3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第一转盘10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重合闸机构分闸过程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重合闸机构合闸过程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重合闸机构合闸状态示意图。
图中:1.转动件;2.第一手柄驱动件;3.第一连杆;4.第二手柄驱动件;5.铆轴;6.第二连杆;7.外框架;8.限位件;9.内支架;10.第一转盘;11.第二转盘;12.电机;13.连接轴;14.手柄;15.断路器外盖;16.微动开关;17.半圆凸台;18.圆弧面;
36.限位件;37.第一复位弹簧;38.第二复位弹簧;
61.半圆孔;62.通孔;63.凸台;
101. 通孔;104.半圆孔;105.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辉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辉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极地区域的钻探船
- 下一篇: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