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亮度调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1707.2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亮度 调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系统,是用于调节环境亮度的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都是工作在既定功率下的灯具,不具有根据环境亮度进行相应的发光强度的调节功能,因此即使在环境亮度不是太暗的情况下,打开一盏电灯,它也是工作最大功率下,其发出的光对于环境来说有一部分是多余的,这就造成了电源浪费,同时,由此造成的环境亮度过高对人眼有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随着环境亮度的变化而调整灯具发光强度的环境亮度调控系统。
本发明的环境亮度调控系统,它包括:
亮度设定模块,用于人为设定需要的环境亮度并输出设定的亮度值信号;
环境亮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并输出实际环境亮度值信号;
单片机,用于接收、输出来自亮度设定模块的设定的亮度值信号以及来自环境亮度采集模块的实际环境亮度值信号,并且将设定的亮度值与实际环境亮度值进行比较,然后输出一定占空比脉冲来控制第一灯具的工作功率;
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限流电阻相连,第一开关三极管集电极接第一灯具并且其发射极接地,第一开关三极管用于接收单片机输出的一定占空比脉冲,由此间断导通集电极到发射极的电流,使第一灯具工作;
第一限流电阻一端与第一三极管基极相连,另一端和单片机相连;
至少一个第二开关三极管,每一个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一个对应设置的第二限流电阻相连,每一个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一个对应设置的第二灯具相连并且其发射极接地,每一个第二开关三极管用于接收单片机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由此导通或截断集电极到发射极的电流,使第二灯具工作或不工作;
至少一个第二限流电阻,每一个第二限流电阻一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二三极管基极相连,另一端与单片机相连;
显示器,用于显示单片机输出的设定的亮度值信号以及环境亮度信号值。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是:
能通过亮度设定模块人为设定需要的环境亮度,用光亮度采集模块采集环境亮度情况,将其与设定值进行对比,通过单片机的程序来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控制灯具的发光强度,以将环境亮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使工作人员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亮度下高效的工作学习,同时也有节约电能的效果。在环境自然亮度不太暗的时候,可以降低灯具的发光强度,使其工作在比较低的功率下,维持环境亮度在人设定的范围下,既保护了人眼的视力不因过高的环境亮度伤害,同时也有效的节约了电能。本发明没有对灯具进行改造,只是在灯具的基础上加上这么一套系统,来控制灯具的工作功率,以实现维持环境亮度在设定范围内,因此可以很方便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保障人眼健康与节能减排的效果。此外,该系统可应用于道路照明,生物医学研究等需要进行环境亮度控制的场合,有很大的用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环境亮度调控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环境亮度调控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1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自装卸车
- 下一篇:一种使用图像识别技术的手机信息安全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