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双曲面薄壳筒体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0093.6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碧桥;唐兵;朱国梁;王爱军;周起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25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双曲面 薄壳筒体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双曲面薄壳筒体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现代建筑功能及建筑风格的需要,双曲面筒体结构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传统混凝土双曲面筒体的建筑施工方法可以参见申请号为94117449.2的中国专利申请,需要根据双曲面的形状制作曲线支架构件支撑的浇筑模板。制作曲线支架构件不仅对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难以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工效极低,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进度要求。申请号为201210145845.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钢筋混凝土双曲面冷却塔施工筒壁中心找正方法虽然在建筑双曲面筒体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但并未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施工简便、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前提下显著提高工效、降低施工成本的混凝土双曲面薄壳筒体施工方法。
应用于工程上的双曲面筒体为以下方程表示的单叶双曲面:
根据空间几何常识,人们容易理解双曲面筒体可以由双曲线绕其轴线旋转而成(参见图1)。但却往往忽视形成双曲面筒体还可以有另一种方法,即两条空间不平行不相交的直线其中一条绕着另一条旋转也可形成双曲面(参见图2)。
依据上述几何原理,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申请人创新出的混凝土双曲面薄壳筒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第一步、设计构造线——在待建双曲面筒体的三维几何图形上建立环绕且位于双曲面筒体上,按预定间隔分布、由两组不同倾斜方向空间直线形成的网纹构造线;
第二步、环形模板制作定位——制作双曲面筒体底部和顶部环形模板,并按标高临时支撑定位;
第三步、安装筒体内支撑——按所述网纹构造线中的一组对应位置,在顶部和底部模板之间安装固定以预定间隔分布的内支撑;
第四步、安装筒体内壁模板——顺所述网纹构造线中的另一组方向,铺设附着在内支撑内且与之相交的条状内壁模板,直至形成完整的双曲面筒体内表面;
第五步、绑扎筒体钢筋——在内壁模板外按双曲面筒体厚度绑扎钢筋;
第六步、安装筒体外壁模板——顺所述网纹构造线中的任一组方向(与条状内壁模板相同或不同的方向),铺设附着在钢筋外的条状外壁模板,直至形成完整的双曲面筒体外表面;
第七步、安装筒体外支撑——按与所述外壁模板不同方向网纹构造线的对应位置,在顶部和底部模板外侧之间安装固定以预定间隔分布紧贴钢筋外包络面的外支撑;
第八步、安装双曲面筒体箍楞——在双曲面筒体内外,上下间隔固定分别与内支撑和外支撑固连的内外环形箍楞;
第九步、浇筑混凝土——在内外壁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养护。
待混凝土固化之后,拆除支撑、模板等,即可完成混凝土双曲面薄壳筒体的施工建筑。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上述第五步中,为了控制好筒体的壁厚,在钢筋内间隔固定放置厚度与筒体壁厚相配的厚度控制件,以保持壁厚符合设计要求。
本发明合理利用了双曲面上任意一点有且仅有两条通过此点并均在此双曲面上的构造直线的特点,施工过程中沿直线方向搭设支撑、布置模板,只需用常见的钢管、钢筋、模板等传统建材,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且施工简便,混凝土结构成型观感好,可以显著提高工效、降低施工成本,切实可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双曲面形成方法之一示意图。
图2为双曲面形成方法之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筒体内支撑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的筒体内壁模板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3实施例的筒体外壁模板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3实施例的筒体外支撑安装示意图。
图7为图3实施例的双曲面筒体箍楞安装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双曲面薄壳筒体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设计构造线——在待建双曲面筒体的三维几何图形上建立环绕且位于双曲面筒体上,按预定间隔分布、由两组不同倾斜方向空间直线形成的网纹构造线(参见图6)。本步骤的依据是,双曲面筒体的筒壁上每点均有经过此点且位于双曲面上的直线,借助solidworks等三维机械制图软件,可建立双曲面筒体的仿真三维模型,并确定筒体上的直线方向,从而形成作为双曲面筒体的施工放线控制依据的网纹构造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00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天然有机染料与ZnO单晶纳米阵列的敏化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小体积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