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印刷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9761.3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宽;藤井秀俊;秋山幸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C09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方法 印刷品 | ||
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印刷品。
背景技术
应用喷墨记录系统的喷墨打印机迅速得到广泛使用,这是由于其体积小、便宜和容易着色。
因此,对于高质量喷墨印刷品和更快印刷速度的需求在近年来日益增长。为满足该需求,要求喷墨记录中使用的油墨满足各个特点。尤其地,印刷品的图像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图像质量取决于所用介质的种类。
在改进喷墨印刷品图像质量所做的努力中,改善油墨渗透性是众所周知的。尽管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其还不足以满足所述需求。
JP-2007-238916-A公开了为利用高速印刷生产高密度图像,水性喷墨记录用油墨的表面张力的范围为15≤γcosθ≤27。
JP-4427926-B1(JP-2002-331748-A)公开了黑色油墨,其在墨滴接触记录介质后0.1秒具有60°至90°的接触角和20mN/m至40mN/m的表面张力,以利用快干油墨获得不模糊的高图像质量。
JP-4603756-B1(JP-2003-277658-A)公开了当将2μl油墨喷射到St·ckigt上胶度为30秒或更少的普通纸上时动力学接触角为50.0°至71.1°,以避免产生具有不均匀低图像密度的图像和避免在普通纸上模糊化。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喷墨记录方法,包括:利用喷墨记录用油墨——包含具有官能团的水分散型着色剂、表面活性剂、水和有机溶剂,该有机溶剂包含至少一种多元醇——在23℃和80%RH下平衡湿度为按重量计30%或更大、由下式I表示的酰胺化合物和由下式II表示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利用记录介质,其在100msec的接触时间中,具有5ml/m2至20ml/m2的高度去离子水的转移量,和在400msec的接触时间中,具有5ml/m2至30ml/m2的高度去离子水的转移量,其中转移量通过自动扫描吸光测定计测量,和用油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将2.5μl油墨滴到记录介质上之后150msec,油墨的可湿度γ′cosθ为19.0至24.0,和γ′为26mN/m或更少,其中,γ′表示在25℃和50%RH下150msec的表面寿命(surface life)的动态表面张力,如通过最大泡压技术所测量的,和θ表示在25℃和50%RH下,将2.5μl油墨滴到记录介质上之后150msec的接触角,
式1
其中,R表示具有4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式2
其中,R3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环己基基团和苯基基团。
附图简介
本发明的各个其它目标、特征和伴随的优势将被更充分地理解,因为通过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其将被更好地理解,在所述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字符标明本文中类似的相应部件,并且其中:
图是示意图,其图解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实例。
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这样的喷墨记录方法,其甚至在普通纸上也产生高质量图像(关于图像密度、文字模糊化和可再转印性)。
下面详细描述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是喷墨记录方法,包括利用喷墨记录用油墨——其包含具有官能团的水分散型着色剂、表面活性剂、水和有机溶剂,该有机溶剂包含至少一种多元醇——其在23℃和80%RH下平衡湿度为按重量计30%或更大、由下式I表示的酰胺化合物和由下式II表示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利用记录介质——在100msec的接触时间中高度去离子水的转移量为5ml/m2至20ml/m2和在400msec的接触时间中高度去离子水的转移量为5ml/m2至30ml/m2,其中转移量通过自动扫描吸光测定计测量,和用油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中,在将2.5μl油墨滴到记录介质上之后150msec,油墨的可湿度γ′cosθ为19.0至24.0,和γ′为26mN/m或更少,其中,γ′表示在25℃和50%RH下150msec的表面寿命的动态表面张力,如通过最大泡压技术所测量的,和θ表示在25℃和50%RH下将2.5μl油墨滴到记录介质上之后150msec的接触角,
式1
其中,R表示具有4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9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