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电润湿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7920.6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7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6/00 | 分类号: | G02B26/00;G09G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润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润湿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柔性电润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润湿技术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研究的新型微流体技术,其具有功耗低、响应速度快、器件结构简单、体积小等特点。基于电润湿技术的新型显示器同时还有宽视角的优点,具备优异的应用价值。目前主流的电润湿显示器结构包含了疏水性绝缘层、透明电极以及流体腔。其中流体腔内包含了极性导电液体及非极性油性液体,而且这两种液体必须满足其他一些要求,例如:低熔点;合适的粘度;良好的电润湿性能,尤其要满足不混溶及尽可能接近的密度。相邻流体腔通常由腔壁隔开,并对每个腔体内的流体进行单独操控。但是目前所提出的各种基于电润湿的显示器件模型,都只具备静态工作性能,当器件处于机械晃动,尤其是部件发生形变的情况下,由于流体腔内不具备限制液体相对位置的机械部件,液体的流动性会使两种液体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影响了实时显示效果,限制了电润湿技术在诸如可弯折、穿戴的柔性显示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电润湿显示装置,该装置可以使电润湿显示装置内不混溶的两种液体在可弯折的柔性腔体内准确定位并实现极性液体的可回复扩张和收缩,而不需要制备额外的器件部件。
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电润湿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位于上下基板之间的由腔壁隔开的N个流体腔;所述每个流体腔内填充不混溶的极性导电液体和非极性油性液体;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为柔性材质;所述上基板靠近流体腔一侧设置有疏水介质层;所述每个流体腔对应的下基板上设置有与水滴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区域、与水滴接触角小于90°的亲水区域或与水滴接触角小于10°的超亲水区域;所述每个流体腔对应的疏水介质层与上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相对于下基板亲水区域或超亲水区域设置;其中,N为大于零的自然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为聚酯板。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超疏水区域采用微米级或者纳米级结构的高反射率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柔性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流体腔利用超疏水区域和超亲水或亲水区域的表面浸润性差异,由于该超亲水或亲水区域对极性导电液体具有强粘附力,在基板发生形变过程中可以保持对极性导电液体的定位,在不借助固体部件的情况下,稳定控制极性导电液体与非极性油性液体的相对位置。因此,当采用柔性基板实现可弯折、穿戴的柔性显示器件时,器件的显示状态不会受到形变的影响。上基板和下基板采用聚酯板,聚酯板作为普遍可得的材质,极大地降低了实现柔性显示器件所需的成本;而超疏水区域采用微米级或者纳米级结构的高反射率材料则可实现反射式柔性显示功能;透明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可提高可见光在上基板的透射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柔性电润湿显示装置单个流体腔关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柔性电润湿显示装置单个流体腔下基板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柔性电润湿显示装置单个流体腔开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