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濒危烟草种质资源的嫁接繁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7450.3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许美玲;肖炳光;刘勇;曾建敏;焦芳婵;吴兴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02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濒危 烟草 种质 资源 嫁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拯救濒危烟草种质资源的嫁接繁种方法,属于农业繁种技术及种质资源繁种领域。
背景技术
烟草种质资源蕰藏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基因和生物多样性,是防止病害大发生和确保烟草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开展烟草育种和进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在2005年云南烟草种质库清理时发现,部分种质资源种子贮藏量<10g,有的种子贮藏量甚至<3g。2006年起逐年在田间安排种子繁殖和入库工作,以补充种质库种子贮藏量,确保种质资源的持续提供和利用。然而,在种子繁殖过程中发现,一些种质田间病害发生严重,有的种质因高感黑胫病和青枯病,田间死亡率在75%以上,有的种质经多年多次种植均没有繁殖到足够的种子入库。2008年,通过试验,筛选出了用生红土盆栽对高感黑胫病烟草种质资源繁种的方法,繁殖到30余份烟草种质资源的足够种子入库,解决了高感黑胫病烟草种质资源繁种难的问题。不过生红土盆栽繁种的不足之处在于,每次繁种都要更换新的生红土,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另外,生红土盆栽繁种方法是否适用于高感青枯病种质资源的繁种还不得而知。随着烟草种质资源利用率的逐年提高,取种利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频繁的取种利用使这些种质资源的种子贮藏量越来越少,如果长期繁殖不到种子入库,这些种质将存在濒危灭绝或失传的可能性。因此,尽快找到拯救濒危烟草种质资源的繁种方法势在必行。
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属土传根茎病害,长期给烟草生产带来危害,造成产量和经济收入的巨大损失,也是目前烟草种子繁殖的重大难题。药剂防治黑胫病的方法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些,如200710065691.3、200710300087.4、200810233500.4等,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黑胫病的发生随品种不同而不同,有时药剂防治效果不佳,甚至还会产生抗药性。药剂防治对青枯病的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拯救濒危烟草种质资源的嫁接繁种方法,其方法简单,资金和人力投入较少,可有效防止种质资源失传。
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烟草种质库进行种子清理,列出种子贮藏量<3g各类烟草种质资源,筛选出历年繁种感染根茎病类死亡率高的种质资源,采用抗烟草根茎病害的品种做砧木,感病种质资源做接穗进行嫁接,收到接穗品种的种子入库。
在田间移栽嫁接苗的操作中,行株距为1.1~1.2m×0.50~0.60m,每个组合移栽30~50株,重复3次,现蕾期每个组合取10~15株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的烟株挂牌,盛花时选10株植株套袋繁种,种子成熟时采收、晒晾、脱粒,经精选、称重、活力检测后入库保存。
所述的根茎病是指黑胫病和青枯病,田间移栽嫁接苗的管理禁用防根茎病农药,使用防治烟蚜和烟青虫的功夫、灭蚜灵农药。
感病接穗采收的种子与原接穗品种在田间进行鉴定,二者的植株在形态特征、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没有发生遗传变异。
所述嫁接繁种技术适用于易感染根茎病的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野生烟种质资源;田间移栽嫁接苗的行株距选择为1.2m×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嫁接繁种技术能有效控制感病品种(种质资源)黑胫病、青枯病的发生,减少植株田间死亡率。烟草适用于严重感染黑胫病、青枯病等根茎病害的烤烟、晒烟、晾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野生烟等类型的濒危的烟草种质资源的繁种。
2、该嫁接繁种技术能在不用农药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烟草接穗品种(种质资源)田间根茎病害的发生,能拯救田间根茎病发生严重造成死亡而繁殖不到种子的一些濒危烟草种质资源的种子繁殖入库,以防这些种质资源失传。
3、所繁殖的种子与原接穗品种长成的植株无明显差异,不会发生遗传变异。
4、该方法节约了药剂防治病害产生的成本,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不良影响和危害。
5、拯救了濒危的感黑胫病和青枯病烟草种质田间繁种难的问题,有效防止种质失传。
6、将采收的嫁接苗的种子(感病接穗)与原接穗品种(种质资源)在田间进行鉴定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二者的植株在形态特征、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别,证明该嫁接苗采收的种子遗传特性与原接穗品种(种质资源)相同,没有发生遗传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