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07101.1 申请日: 2013-05-21
公开(公告)号: CN103251812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1
发明(设计)人: 魏兴艳 申请(专利权)人: 魏兴艳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P31/22;A61P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400 山东省临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带状疱疹 中药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系病毒所致的急性炎症皮肤病,病起突然或先有痛感,有时痛感与水疱并见,有时先见皮损而疼痛,皮疹沿外围神经作单侧分布,常见于腰、肋部,其次为面部、胸部,偶有对称发生。局部损害出现在潮红的皮肤上,丘疹很快变为群集性高粱米大小的发亮水泡,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为透明,5-6天后转为浑浊,间有出血或化脓,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2周左右,有时疼痛可以持续1-2个月。伴有神经痛,疼痛难忍,少数可遗留后遗神经痛,其发病有着逐年增高、再发的趋势,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正常工作。西医目前尚无理想药物,一般治疗以止痛、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为主,但多数患者待疱疹消退后易遗留有程度不等的神经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因外感邪毒、脾湿热内蕴或肝胆郁火所致,邪毒湿热相搏,蕴于肌肤,阻滞经络,气血凝滞而成,毒热内郁气血则灼热、疼痛;热毒化火,稽留血分,发为红斑;湿热困于肝脾,不得疏泄为水疱。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鹿角草7-15份、山慈姑8-20份、鸦胆子3-7份、算盘子叶9-30份、黄柏10-15份、粗叶悬钩子6-20份、珍珠莲10-15份、黄皮果核5-18份、青木香1-3份、鸭皂树根3-7份、绿兰花10-23份、地榆8-14份、甘草3-5份。

优选的,鹿角草11份、山慈姑14份、鸦胆子5份、算盘子叶19份、黄柏12份、粗叶悬钩子13份、珍珠莲13份、黄皮果核11份、青木香1.5份、鸭皂树根5份、绿兰花16份、地榆11份、甘草4份。

制备方法按传统的制备方法,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鹿角草、山慈姑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痈散结;鸦胆子、算盘子叶、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粗叶悬钩子、珍珠莲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黄皮果核、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鸭皂树根、绿兰花消炎排脓,解毒;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解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选150例病例均为本院皮肤科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50~70岁,平均63岁,发于头面部8例,发于四肢躯干部67例,病程最短3~5天,最长不,超过14天;对照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55~75岁,平均67岁,发于头面部9例,发于四肢躯干66例病程最短5~7天,最长不,超过15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于部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符合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中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①皮损多为绿豆或黄豆大小的水泡,三五成群聚集一处或多处,排列成带状,基底潮红,严重时出现学点、血疱甚至或坏死;②初起皮肤发红,并伴皮肤刺痛或烁热感,可伴有轻度发热,疲倦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自觉疼痛明显,有难忍的剧痛和疹消后遗疼痛症状。

3、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即取鹿角草11g、山慈姑14g、鸦胆子5g、算盘子叶19g、黄柏12g、粗叶悬钩子13g、珍珠莲13g、黄皮果核11g、青木香1.5g、鸭皂树根5g、绿兰花16g、地榆11g、甘草4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3次服用;对照组用阿昔洛韦针剂0.75g,加0.9%生理盐水注射液内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7天为一个疗程。

4、疗效标准(1)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临床痊愈:全身状况改善,饮食、睡眠正常,水泡萎缩、干涸,结痂,痂皮脱落;显效:全身状况明显改善,水泡全部萎缩,并有部分结痂;有效:大部分水泡萎缩干燥,尚间杂破溃面;无效:未达有效标准。(2)疼痛疗效标准:消失:疼痛完全消失,无伴随症状;显效:疼痛明显缓解,对饮食、睡眠无影响;有效:疼痛减轻,对饮食、睡眠略有影响;无效:疼痛无缓解,严重影响饮食、睡眠。

5、治疗结果(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2)两组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两组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比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兴艳,未经魏兴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