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4844.3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0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松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7/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贫血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
背景技术
贫血有多种原因,其中中药认为是气血不足,它是有“食气”“外气”综合不足,造血功能差,胃、脾、肾生气不足而引发贫血,其临床表现体肢乏力、脸色苍白、心悸、眼花、耳鸣、乏食、下肢轻度浮肿等症状,现有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副作用大,且疗程长,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本发明的中药具有补中益气、 健脾化湿、滋阴补肾、养血生血功效,服用后无副作用,疗效好,见效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人参1-2、淫羊藿2-3、熟地黄12-16、制首乌8-10、枸杞子16-19、女贞子10-12、黑皮根6-9红枣10-12、桑椹10-12、黄精6-9、白术10-12、千针万线草3-5、飞仙藤3-5、山楂10-12、绞股蓝6-9、韭根6-9。
加水煎熬两次,每次20-30分钟,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
用法及用量:将制成的汤剂分2-3次服用,10副药为一个疗程,忌凉、辣、热。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为中药汤剂,具有补中益气、 健脾化湿、滋阴补肾、养血生血功效,服用后无副作用,疗效好,见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贫血的中药,其原料组成的重量份(克)为:人参1、淫羊藿2、熟地黄16、制首乌10、枸杞子19、女贞子12、黑皮根6红枣12、桑椹10、黄精9、白术12、千针万线草3、飞仙藤5、山楂10、绞股蓝6、韭根6。
治疗贫血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加水煎熬两次,每次20-30分钟,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
用法及用量:将制成的汤剂分2-3次服用, 10副药为一个疗程,忌凉、辣、热。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女,45岁,早年患有贫血,西医治疗效果欠佳,其体肢乏力、脸色苍白、心悸、眼花、耳鸣、乏食,服用本发明药剂,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20副转告痊愈,体重增加3公斤,食欲好。
病例2:林某,女,37岁,西医诊断患有贫血,脸色苍白、气急、乏力头晕,西药治疗3个月后,没有好转,后来要求吃中药,服用本发明的药物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服用30副该药剂后脉虚、贫血明显痊愈。
病例3:桂某,男,51岁,公务员,患有贫血,常常头晕、心悸、乏力、面黄,服用40天后,症状消失,痊愈。
病例4:张某,男,41岁,务工人员,患贫血,西医治疗效果欠佳,后中医治疗,其体肢乏力、脸色苍白、心悸、眼花、耳鸣、乏食服用该药剂30天转告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松,未经陈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