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4837.3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0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艾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艾潼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0;A61P1/04;A61K33/2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肠 疾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胃肠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胃肠疾病占受检人数的13.8%,胃肠疾病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常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有的中药治疗时间长,疗效也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本发明中药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疗胃肠疾病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
板栗叶10-12、白术10-12、党参10-12、黄连3-4、砂仁6-9、石蝉草6-9、白芷6-9、龙爪叶3-5、防风9-12、绞股蓝10-12、禹余粮5-8、石榴皮10-12、杨树叶3-5、三七3-5、川芎5-8、山茶花3-5。
加水煎煮40-50分钟,即可服用,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
用法与用量: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2-3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修复胃肠粘膜受损部位的功效,治疗胃肠疾病疗效好,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克)为:
板栗叶10、白术12、党参12、黄连4、砂仁9、石蝉草9、白芷9、龙爪叶3、防风9、绞股蓝12、禹余粮8、石榴皮12、杨树叶5、三七3、川芎5、山茶花3。
治疗胃肠疾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加水煎煮20-30分钟,即可服用,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
用法与用量:日服1剂,煎水分2-3次服完,2-3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
典型病例:
病例1:车某,女,51岁,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胸闷、心慌,伴失眠、头昏、乏力,三月有余,吃各种胃药无好转,服用本发明的中药15天,日服1剂,煎水分3次服完,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后继续服用本发明药15天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病例2:陈某,女,59岁,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经常胃脘灼烧、嘈杂、纳差,三年有余,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方20天,日服1剂,煎水分2次服完,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后期继续服用本发明药2个月,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病例3:陈某,女,50岁,上腹疼痛、不适,返酸,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经常胃脘灼烧、嘈杂、纳差,五年有余,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0天,日服1剂,煎水分2次服完,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后期继续服用本发明药2个月,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艾潼,未经吴艾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散热型自由流电泳分离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话本排序方法及搜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