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充电软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4827.X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米想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充电 软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的应用软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软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有的智能手机大多待机时间较短,手机充电的频率较大,用户几乎每天都要对手机进行充电,特别是用户晚上手机充电时,经常会一次就充电一夜,到了白天,用户睡醒才把手机充电器拔掉,这种充电模式,手机在充电结束后不直接拔掉充电电源,会让手机电池一直处于满电状态,加快电池容量的损失速度,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效率高、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使得电池的充电过程更安全的手机充电软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充电软件,包括:充电单元、检测单元和保护单元,所述充电单元用于给智能手机进行充电,所述充电单元与手机充电接口相连,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电流检测、温度检测和电压检测,所述保护单元包括断电保护,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和所述保护单元相连。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单元还包括时间设定,所述时间设定包括预定充电时间和预定断电时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参数设定,所述参数设定包括电流设定、电压设定、温度设定、断电时间设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手机充电软件提高了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程度、提高了充电效率、保护了电池的充电过程、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机充电软件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充电单元;2、检测单元;21、电流检测;22、温度检测;23、电压检测;24、参数设定;241、电流设定;242、电压设定;243、温度设定;244、断电时间设定;3、保护单元;31、断电保护;32、时间设定;321、预定充电时间;322、预定断电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手机充电软件,包括:充电单元1、检测单元2和保护单元3,所述充电单元1用于给智能手机进行充电,所述充电单元1与手机充电接口相连,所述检测单元2包括电流检测21、温度检测22和电压检测23,所述保护单元3包括断电保护31,所述检测单元2与所述充电单元1和所述保护单元3相连。
手机在充电过程中,检测单元2会实时检测手机的充电电流和温度,一旦手机的充电电流或温度高于标定值,检测单元2会发送信息给保护单元3,从而保护单元3启动断电保护31,对手机充电进行中断。
电压检测23用来检测电池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当电池的输入电压大于电池的输出电压,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当电池的输入电压与电池的输出电压一样,电池充电结束,这时,电压检测23将电池充电结束的信息发送给保护单元3,从而保护单元3启动断电保护31,对手机充电进行中断。
换言之,检测单元2会实时检测电池的充电过程,一旦充电过程发生意外,或者充电结束,检测单元2会发送信息给保护单元3,从而保护单元3启动断电保护31,对手机充电进行中断。从而达到监护和保护手机电池的作用。
另外,所述保护单元3还包括时间设定32,所述时间设定32包括预定充电时间321和预定断电时间322。这样,手机用户只要将手机与充电器电源相连接,保护单元3会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进行电池充电和断电,手机的充电过程安全。
另外,所述检测单元2还包括参数设定24,所述参数设定24包括电流设定241、电压设定242、温度设定243、断电时间设定244。当然用户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检测单元2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使电池的充电过程更安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手机充电软件提高了电池充电过程的安全程度、提高了充电效率、保护了电池的充电过程、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米想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米想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