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塑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3204.0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宗祥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张莉华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椅 | ||
1.一种全塑轮椅,由在两个半车架(6)构成的车架上连接折叠组件(5)、刹车组件(4)、脚踏杆组件(9)、背杆组件(1)、前轮(7)、后轮(3)、扶手(2)、座板(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车架(6)由前杆(61)、车架杆(62)、后杆(63)连接成的整体,所述的折叠组件(5)由一付以上的交叉支撑杆(54)分别与带平衡杆(11)的横坐杆(51)、带有底板(534)的接头(53)连接成的整体,所述脚踏杆组件(9)由铰接有踏板(92)的踏杆(91)滑配连接在两半车架(6)上构成,所述背杆组件(1)由连接有靠背(1-4)的两背杆(1-1)通过锁环(12)与推杆(1-3)连接成的整体,所述扶手(2)、背杆组件(1)、脚踏杆组件(9)与两半车架(6)连接处的锁孔内还安装有锁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杆(61)上端面有扶手(2)一端的插孔(613)和圆弧形的前凹槽(612),内表面有上、下两套管(611、616),外表面上端有与插孔(613)相通的第一锁孔(614),中间有一个以上的调节槽(615),下端一侧有带通孔的连接柱(617),外表面两侧壁上有滑槽(618);所述后杆(63)上端面有扶手(2)另一端的插孔(633)、背杆插孔(634)和圆弧形后凹槽(632),内表面上有上、下两接管(631、639),前表面上端有与扶手、背杆插孔相通并排排列的第二、第三锁孔(635、636);车架杆(62)由车杆(621)和带有内、外止口的上、下横车杆(622、623)连接成的整体构成,其中间有平衡杆穿孔(626),上、下横车杆内壁有加强筋,车杆(621)和下横车杆(623)的外表面上有凸起的环筋(625),车架杆上、下两端头分别与前、后杆内表面上的两套管(611、616)、两接管(631、639)注塑固定成整体的半车架(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5)由两付交叉支撑杆(54)上的四支撑杆(52)的两端分别与接头(53)、横坐杆(51)上的两联管(512)注塑成整体,还在横坐杆的固定环(513)中安装平衡杆(11)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5)由一付交叉支撑杆(54)上的两支撑杆(52)的两端分别与接头(53)、横坐杆(51)上的一联管(512)注塑成整体,还在横坐杆的固定环(513)中安装平衡杆(11)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杆组件(1)由推杆(1-3)两端分别先插入两锁环(12)内,再插入两背杆(1-1)的手柄(1-2)端,并用锁环(12)将推杆、手柄固定成整体,两背杆(1-1)间固定靠背(1-4)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杆(1-1)为垂直弯角杆,转角处有挂钩(1-11),所述手柄(1-2)端的下表面有的手指波,手指波的边缘有凸起的锁卡(1-21),上表面有滚纹,推杆(1-3)为凵形,两端为中间有通孔的阶梯管,管中间凸台(1-5)处的截面为腰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杆(9)的上端为封闭框架,下端为直杆形,框架的外表面有开口滑道(911),滑配在半车架前杆滑槽(618)外,将脚踏杆组件活动连接在两半车架(6)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8)一端表面有弧凹槽,另一端为阶梯形杆,弧凹槽的一侧有凸起截面为三角形的扣块(8-1),所述的第一、二、三、四锁孔(614、635、636、912)中安装有锁扣(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环(12)外表面有对应的手指波,内表面外口端为圆形,外口端的内壁处有与凸台(1-5)配合的凸缘(123),内表面内口端为斜面,两斜面交接处有异形凸、凹锁紧面(121、122)与锁卡(1-21)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全塑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2)由左、右半支撑杆(522、523)上下各紧套两环套(521)扣合成整体构成,车架杆(62)由上、下横车杆(622、623)、车杆(621)构成,和背杆(1-1)、踏杆(91)其横截面为椭圆形、圆形、方形、矩形、H形等不同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宗祥,未经徐宗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2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灸头
- 下一篇:扫地机器人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