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2224.6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易东阳;李勇华;余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0;A61P1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张利 |
地址: | 404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湿疹 药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慢性湿疹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可高达10%~20%。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对我国7岁至20岁青少年人群的慢性湿疹发病率进行的调查显示,总患病率高达0.69%,我国目前约有超过230万青少年受到慢性湿疹的困扰。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未来慢性湿疹作为一种现代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将显著增加。
2.当前慢性湿疹西医治疗主要依赖于4种类别的药物,分别是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组胺剂和保湿润肤剂。西药治疗湿疹疗效较好,但在治疗慢性湿疹时存在治疗不彻底、易复发、副作用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标本兼治、疗效快、效果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少,原料广、成本低,临床广泛运用的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辅料组成,其中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
红活麻15~30,露蜂房18~25,苦参5~15,白蒺藜5~15,蛇床子5~15,生地5~15,赤芍5~15,牡丹皮5~15,白鲜皮5~15,枯矾5~20。
其优选配方为:其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合制成:
红活麻15~25,露蜂房18~20,苦参5~10,白蒺藜5~10,蛇床子5~10,生地5~10,赤芍5~10,牡丹皮5~10,白鲜皮5~10,枯矾5~15。
其优选配方为:其制成药物的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合制成:
红活麻20,露蜂房20,苦参10,白蒺藜10,蛇床子10,生地10,赤芍10,牡丹皮10,白鲜皮10,枯矾10。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制造方法为:
(1)制浓缩液:按重量配比称量红活麻、露蜂房、白蒺藜、蛇床子、生地、赤芍、牡丹皮、白鲜皮,加总药量5~10倍重量的水,浸泡0.25~1小时,煎煮2~4次,每次30~120min,将提取药液合并,过滤,浓缩至体积为原药材质量的1.5~2.5倍,备用;
(2)取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苦参,粉碎,过80~100目筛,灭菌,备用;
(3)称取(1)步骤的浓缩液重量的1~3%的淀粉,冲浆,备用;
(4)制混合液:将淀粉浆与苦参粉末混匀,加入步骤(1)所得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备用;
(5)制灭菌液:将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枯矾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液,灭菌,备用;
(6)量取步骤(5)所得的灭菌液,于灭菌环境中灌装,即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其制造方法为:
(1)制浓缩液:按重量配比称量红活麻、露蜂房、白蒺藜、蛇床子、生地、赤芍、牡丹皮、白鲜皮,加总药量10倍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3次,每次90min,将提取药液合并,过滤,浓缩至体积为原药材质量的1.5~2倍,,备用;
(2)取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苦参,粉碎,过80目筛,灭菌,备用;
(3)称取(1)步骤的浓缩液重量的2%的淀粉,冲浆,备用;
(4)制混合液:将淀粉浆与苦参粉末混匀,加入步骤(1)所得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备用;
(5)制灭菌液:将按重量配比称量好的枯矾加入步骤(4)所得的混合液,灭菌,备用;
(6)量取步骤(5)所得的灭菌液,于灭菌环境中灌装,即得。
红活麻:祛风除湿,利湿消肿。
露蜂房:祛风止痛;攻毒消肿;杀虫止痒。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
生地:清热、生津、润燥、凉血、活血。
赤芍:活血、凉血、消肿、止痛。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枯矾:燥湿,解毒,杀虫。
本发明合理搭配,取长补短,红活麻祛风除湿止痒;生地、赤芍、牡丹皮养血凉血滋阴润燥,正应中医“治风先治血”理论;白鲜皮、露蜂房、白蒺藜、蛇床子、苦参、枯矾祛风止痒,露蜂房尚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全方红活麻、生地为君,赤芍、牡丹皮、白鲜皮、蛇床子、苦参、枯矾为臣,露蜂房为佐,白蒺藜引入肝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凉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2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擦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柔性线缆的实时装配仿真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