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链式抛丸清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1272.3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爱丽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14 | 分类号: | B24C3/14;B24C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48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式 抛丸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吊链式抛丸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暖气片在完成组装后要进行防腐处理,进行防腐处理前必须对其表面进行除锈、除油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经过多种处理液进行酸洗磷化,整个步骤操作复杂、人工成本高且不可避免的造成污水排放,给环境治理带来压力,同时也增大了企业成本。
抛丸清理机(shot blast machine)是利用高速回转的叶轮将弹丸抛向滚筒内连续翻转的工件上,从而达到清理工件的目的,属于铸造机械范围。它适用于各行业中铸锻件的清砂、除锈、去氧化皮和表面强化。
目前,用悬链输送线将待抛丸处理工件输送到抛丸机内进行抛丸处理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输送方式,现有技术的抛丸悬链输送线是将待抛丸处理工件悬挂到抛丸悬链输送线的专用吊钩上,进入抛丸机内进行抛丸处理,这种抛丸悬链输送线结构比较简单,能实现机械连续输送。但是因为暖气片结构特性,其具有多个面,现有的抛丸清理设备不能很好地对暖气片的各个面进行有效处理,导致处理效果不明显,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同时现有的抛丸清理设备的丸尘分离系统不完善,导致工作环境恶劣,排气指标不合规范,对周围环境构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喷射均匀能有效对暖气片各面进行有效清理的抛丸清理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吊链式抛丸清理装置,包括抛丸清理室,设置在抛丸清理室外侧并向抛丸清理室内部抛射弹丸的抛丸器、与所述的抛丸清理室侧壁连通的除尘系统、丸料循环净化系统、以及用以向抛丸清理室内循环送料的吊链系统,所述的抛丸清理室的两侧设置有4台抛丸器,所述的4台抛丸器分别设置在工件运行方向两侧并前后间隔交错设置。
所述的抛丸清理室的内壁面上还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为CrMoCu耐磨铸板。
所述的抛丸器优选为直联式抛丸器。
所述的丸料循环净化系统包括循环机构和丸砂分离器,所述的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抛丸清理室底部的螺旋输送器和连接丸砂分离器与螺旋输送器的提升机。
所述的提升机为斗式提升机,其包括减速机、上滚筒、下滚筒、输送胶带、料斗以及封闭罩壳,所述的输送胶带为平皮带,所述的上滚筒和下滚筒的筒面上形成有凹穴。
所述的弹丸分配系统包括与所述的丸砂分离器弹丸输出相连的丸仓,设置在丸仓底部的用以联通丸仓和抛丸器的分丸管以及设置在丸仓底部并与分丸管一一对应的弹丸闸阀,所述的闸阀由气缸控制。
所述的除尘系统包括直接通过进气管连接至抛丸清理室侧壁的旋风式初滤部件、与所述的旋风式初滤部件排风口经管路连通的滤芯式精滤部件以及与所述的滤芯式精滤部件出风口连通的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抛丸清理装置采用吊链式送料机构,挂装便利,能有效保证整体循环进行的进度和效率,采用两级除尘净化系统,实现弹丸回收和灰尘过滤的同步进行,保证室内外空气洁净,同时提高抛丸清理效果,同时引入弹丸分配系统,从远端控制弹丸分配,能更好的控制每个抛丸器的运行,保证整体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抛丸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吊链式抛丸清理装置包括抛丸清理室1,设置在抛丸清理室外侧并向抛丸清理室内部抛射弹丸的抛丸器2、除尘系统3、丸料循环净化系统4、以及用以向抛丸清理室内循环送料的吊链系统(图中未示意)和弹丸分配系统5。
其中,所述的抛丸清理室1的室体为钢板、型钢焊接结构,其两侧设置有4台抛丸器2,所述的4台抛丸器2分别设置在工件运行方向两侧并前后间隔交错设置,每个抛丸器都跟工件运行方向保持预定的夹角,保证对清理工件进行全面的抛丸清理,并在覆盖所有需清理工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弹丸的空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弹丸的利用率,减少对清理室内壁面的磨损,同时为增强内壁面的抗磨损性,所述的抛丸清理室的内壁面上还设置有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为CrMoCu耐磨铸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爱丽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爱丽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1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