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带卷带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0820.0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应杰 |
主分类号: | B21C47/04 | 分类号: | B21C47/04;B22D11/06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裴作平 |
地址: | 448001 湖北省荆门***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晶带卷带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带卷带机。
背景技术
非晶带材是由熔融状态下的铁合金急速冷却而成,非晶带材铁损极低,导磁性好,用作为变压器的铁心有着良好的节能效果。在使用非晶带材制作变压器铁心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单层带材卷在心轴上并使心轴旋转,同时用人手对带料施加张力,但由于人力的不稳定性,会造成铁心内外松紧不一、应力分布不均,从而在切割后会开裂并影响其实际应用。要提高卷绕质量,需通过合适的张力调节装置代替人手以实现恒张力的效果。现有张力调节装置主要有负载测量型、摆臂式浮辊型、自由式浮辊型和电流间接控制型几种。这几种装置设计复杂,但张力控制范围和精度仍难达到恒张力的效果,尤其是非晶带材在卷绕转速不变时,随铁心外径增大卷绕线速度也逐渐增大,因此带料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大。另外,这几种装置为单层带卷绕,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非晶带卷带机。
本发明由机箱、电机、电路控制系统、绕带轴、退卷环、张力调节装置、A磁性引导柱和引导限位装置组成,机箱上开有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孔,电机安装在机箱内,且电机动力输出轴位于机箱的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孔内,电机转速控制器安装在机箱上,电路控制系统与电机电连接,绕带轴与电机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绕带轴的端面分别开有十字槽和固定卡槽,退卷环套装在绕带轴上,张力调节装置由底座、支座、弹簧调节板、弹簧和压板组成,底座安装在机箱上,支座安装在机箱上,并位于底座上方,弹簧调节板安装在支座上,压板活动安装在支座上,弹簧两端分别与弹簧调节板和压板相连,A磁性引导柱安装在机箱上,引导限位装置由B引导柱和调节块组成, B引导柱安装在机箱上,B引导柱上设有凸台,凸台上设有螺纹杆,调节块上开有螺纹孔,调节块与螺纹杆螺纹相配,且通过螺母锁紧。
它还有电机转速控制器,电路控制系统通过电机转速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
还有螺杆,支座上开有螺纹孔,螺杆安装在支座的螺纹孔内,弹簧调节板活动安装在支座上,螺杆一端抵在弹簧调节板上。
引导限位装置由弹簧限位装置代替。
它还有压块,压块安装在压板底部。
本发明优点是:本发明操作简单,卷带稳定性高,产品质量一致,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张力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 B引导柱分解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机箱1、电机、电路控制系统、绕带轴2、退卷环3、张力调节装置、A磁性引导柱9和引导限位装置组成,机箱1上开有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孔,电机安装在机箱1内,且电机动力输出轴位于机箱1的电机动力输出轴通过孔内,电机转速控制器13安装在机箱1上,电路控制系统与电机电连接,绕带轴2与电机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绕带轴2的端面分别开有十字槽2-1和固定卡槽2-2,退卷环3套装在绕带轴2上,张力调节装置由底座4、支座5、弹簧调节板6、弹簧7和压板8组成,底座4安装在机箱1上,支座5安装在机箱1上,并位于底座4上方,弹簧调节板6安装在支座5上,压板8活动安装在支座5上,弹簧7两端分别与弹簧调节板6和压板8相连,A磁性引导柱9安装在机箱1上,引导限位装置由B引导柱11和调节块12组成, B引导柱11安装在机箱1上,B引导柱11上设有凸台11-1,凸台11-1上设有螺纹杆11-2,调节块12上开有螺纹孔,调节块12与螺纹杆11-2螺纹相配,且通过螺母锁紧。
它还有电机转速控制器13,电路控制系统通过电机转速控制器13与电机电连接。
还有螺杆14,支座5上开有螺纹孔,螺杆14安装在支座5的螺纹孔内,弹簧调节板6活动安装在支座5上,螺杆14一端抵在弹簧调节板6上。
引导限位装置由弹簧限位装置代替。
使用方式:使用前,先将非晶带一端绕在绕带轴2上的十字槽2-1和固定卡槽2-2内,然后,将非晶带放置在底座4上,并调节压板8将非晶带压紧在底座4上,再将非晶带后端放置在A磁性引导柱9(非晶带被磁性引导柱吸住)上和凸台11-1上,此时,通过转动调节块12将非晶带限位(防止绕带时非晶带跑偏),最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绕带轴2,并将非晶带绕成卷,最后滑动退卷环3将非晶带卷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应杰,未经李应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0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