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供油滚珠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0611.6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闫生辉;陈玉华;席玉珩;沈贵生;汪宝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F16C33/58;F16C3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王维新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供油 滚珠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供油滚珠轴承。
背景技术
滚珠轴承:是滚动轴承的一种,将球形合金钢珠安装在内钢圈和外钢圈的中间,以滚动方式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提高机械动力的传递效率。滚珠轴承不能承受较大的重载荷,在轻工业机械中较常见。滚珠轴承也叫球轴承滚珠轴承主要包含四个基本元件:滚珠(ball)、内环(inner ring)、外环(outer ring)与保持器(cage or retainer),一般工业用的滚珠轴承满足AISI52100的标准,滚珠与环通常是以高铬钢制成,洛氏硬度(Rockwell C- scale hardness)约在61-65之间。
轴承装配在轴上,轴承与轴同心,并绕同心轴转动,使用过程中,轴承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对轴承造成磨损,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做法是,装配过程中,在轴承上涂抹润滑脂,润滑脂为膏状的油脂类物质,对轴承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但是润滑脂散热的效果不理想,随着设备的使用,润滑脂会不断地挥发、变干,需要重新在配合面涂抹润滑脂,而再次涂抹润滑脂,只有将装配好的轴承拆卸下来,这样造成了很多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高速转动下的轴承容易升温发烫,使摩擦力大大增加,有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如专利号为200910171398.4的专利,轴承在延轴线方向至少有一侧设置有一个吸油装置,吸油装置为蜗轮装置,轴承座在轴设置有吸油装置的一侧及相对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油孔及出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通过油管与油箱连接,这一技术虽然可对轴承连续供油润滑、减少摩擦,也能散热降温,但该装置是通过油箱来散发热量,轴承转速越高,油的流速越快,油箱内的油温也会升高,因此润滑油的温度得不到保证,另外有些设备如高速列车的轮轴、船舶的推进器等大多采用滚柱轴承,而现有的滚柱轴承滚柱之间的间隙很小,因此润滑油流量有限,散热作用也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但可实现连续供油润滑相对流量较大的轴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供油滚珠轴承,它是由外圈,内圈,滚珠和滚珠固定件构成,滚珠固安装于滚珠固定件内,所述的外圈上设有供油孔,其特征在于:在外圈内壁与滚珠之间设有一流槽,所述流槽设在滚珠固定件上,流槽内设有引流圈,流槽与供油孔相通;引流圈为高强度吸液棉制成;在所述的滚珠的中腰部设有与引流圈相对应的突圈。
所述的引流圈的截面呈“U”型,与滚珠相对应设置。
所述的供油孔为一个喇叭口,上小下大,并与流槽之间设有坡面。
所述的在内圈与滚珠接触的一面设有两道存液槽,所述的两道存液槽分设于内圈的两沿。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分析,所述轴承的外圈上设有供油孔,在外圈内壁与滚珠之间设有一流槽,流槽设在滚珠固定件上,流槽内设有引流圈,流槽与供油孔相通;滚珠的中腰部设有与引流圈相对应的突圈。这样当轴承安装在轴上转动时,设置在轴承的外圈上的供油孔会把油从滚动体的一边进入流槽内,而流槽内的引流圈为高强度吸液棉制成本身也有吸油功能,当轴承转动时引流圈上吸附的油与滚珠上的突圈相配合,当油过多时,多余的油会顺着滚珠的一面流入内圈两沿的存液槽内,因此润滑油流量也相对增大;使轴承的摩擦力减少,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特别适用于需高转速的大型设备,如高速列车、船舶推进器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供油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型供油滚珠轴承,它是由外圈1、内圈2、滚珠3和滚珠固定件4构成,滚珠3固安装于滚珠固定件4内,外圈1上设有供油孔11,在外圈1内壁与滚珠3之间设有一流槽5,所述流槽5设在滚珠固定件4上,流槽5内设有引流圈51,流槽5与供油孔11相通;引流圈51为高强度吸液棉制成;滚珠3的中腰部设有与引流圈51相对应的突圈31,引流圈51的截面呈“U”型,与滚珠3相对应设置;供油孔11为一个喇叭口,上小下大,并与流槽5之间设有坡面;在内圈2与滚珠3接触的一面设有两道存液槽6,所述的两道存液槽6分设于内圈2的两沿。工作时,当轴承安装在轴上转动时,设置在轴承外圈1上的供油孔11会把油从滚动体的一边进入流槽5内,而流槽5内的引流圈51为高强度吸液棉制成本身也有吸油功能,当轴承转动时引流圈51上吸附的油与滚珠上的突圈7相配合,达到润滑作用,当油过多时,多余的油会顺着滚珠3的一面流入内圈2两沿的存液槽6内,因此润滑油流量也相对增大;使轴承的摩擦力减少,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非标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0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