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方法和引导靴拆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0021.3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圭佑;松本达也;宇津宫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23/14 | 分类号: | B66B23/14;B25B27/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传送 设备 引导 拆卸 方法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扶梯和电动通道等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方法和引导靴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已知由专利文献1的日本特开2011-190043号公报公开的乘客传送设备,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引导靴安装在梯级支架上,其通过使引导靴与裙部护板的表面滑动接触来限制梯级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11-190043号公报
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乘客传送设备中,由于采用了使设置在引导靴上的卡止爪与设置在加强板上的卡合孔卡合的安装结构,所以在安装和拆卸引导靴时,需要抓住爪部并施加使其朝向中心侧闭合的力以使外径缩小,并在保持该状态的同时安装和拆卸引导靴。因此,爪部会因为反复使用等而断裂,其结果会导致作业效率下将。此外,其还公开了使用螺栓来替代爪部的结构,但由于螺栓的安装和拆卸作业繁琐,所以最终没有能够改进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方法和引导靴拆卸工具,使得能够方便地进行引导靴的拆卸作业。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方法,用于拆卸通过将突出构件从形成在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上的贯通孔的一侧插入所述贯通孔而安装的引导靴,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具有能够插入所述贯通孔内的用于从所述贯通孔的另一侧与所述引导靴的所述突出构件接触而将所述突出构件从所述贯通孔顶出的顶出部分以及限制所述顶出部分插入到所述贯通孔内时的插入长度的插入限制部分的引导靴拆卸工具,将所述顶出部分从所述贯通孔的另一侧插入所述贯通孔,直到插入长度达到由所述插入限制部分限制的长度为止,将所述突出构件从所述贯通孔顶出,由此来拆卸所述引导靴。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工具,其用于拆卸通过将突出构件从形成在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上的贯通孔的一侧插入所述贯通孔而安装的引导靴,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工具的特征在于,具有顶出部分和插入限制部分,所述顶出部分能够插入所述贯通孔内,用于从所述贯通孔的另一侧与所述引导靴的所述突出构件接触,由此将所述突出构件从所述贯通孔顶出,所述插入限制部分限制所述顶出部分插入所述贯通孔内时的插入长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方法和引导靴拆卸工具,能够方便地进行引导靴的拆卸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靴拆卸方法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梯级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引导靴在图3所示的加强板上的安装中途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引导靴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引导靴在图4所示的加强板上的安装状态的截面图。
图7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引导靴拆卸工具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引导靴拆卸工具的尺寸关系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引导靴拆卸工具的使用初期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7所示的引导靴拆卸工具的使用初期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图7所示的引导靴拆卸工具的使用中途状态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2梯级
5裙部护板
9加强板
14引导靴
18定位部分
19、20贯通孔
21滑动接触部分
22基部
23嵌合部分
24、25对向构件
26、27支撑构件
28、29突出构件
30狭缝
31引导靴拆卸工具
33安装部分
34、35插入限制部分
36、37顶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靴拆卸方法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0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松脂岩制备低密度油井固井水泥试块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多晶硅还原炉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