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99624.6 申请日: 2013-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3266767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段军锁;李杰俊;张军;鲜立勃;张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
主分类号: E04G21/00 分类号: E04G21/00;E04B1/682
代理公司: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代理人: 王晓冉
地址: 10007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填充 裂缝 防治 施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主要集中于砌体与混凝土框架梁、柱、墙的结合部位,属于工程质量通病范畴。由于室内填充墙多使用轻质砌块材料,砌块墙体整体性较差,抗拉强度较低,与混凝土结构的材质不同且膨胀系数不同,两者变形很难协调一致,故在温度影响下,易引起变形裂缝,并导致墙面抹灰层、涂料层表面开裂。裂缝的存在给人在感观上和心理上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外墙面渗漏风险,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和敏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通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能有效杜绝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的产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防治施工工法的具体施工方法为:

步骤一:施工准备

主体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已施工完毕,制作皮数杆,并确定砌体皮数、灰缝厚度、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的尺寸标高;制备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墙、柱、梁间的拉结筋;制备符合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及C20细石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结筋按照设计规格和间距采用化学植筋连接

步骤二:基层处理

将基础梁顶面、楼面和混凝土墙柱与砌体接触面的灰尘、污垢和杂物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对混凝土结构墙、柱、梁与填充墙的接触面进行毛化处理。

步骤三:放线、立皮树杆

根据建设设计标准,弹出轴线、墙边线、构造柱位置线、素混凝土构造柱的线、门窗洞口线;立皮数杆,皮数杆标出砌体的皮数、灰缝厚度及门窗洞口、拉墙筋、墙梁等构造标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皮数杆间距一般为15~20m且转角处均应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

进一步的,对于靠近混凝土墙、柱处墙体,可将窗台和窗顶的位置标高线直接标识在墙、柱上,以便放线处理。

步骤四:排砖撂底

根据要砌筑的墙体长度、高度试排砖,摆出素混凝土构造柱、门、窗及孔洞的位置,外墙第一皮砖撂底时,横墙应排丁砖,梁及梁垫的下面一皮砖以及窗台阶台水平面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步骤五:砌筑填充墙

砌筑填充墙时,组砌方法为上下错缝呢过,交接处咬槎搭;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掉角严重的砖或砌块不宜使用;

砌筑填充墙可使用空心砖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空心砖砌体水平、竖向灰缝为8~12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水平灰缝宜为15mm、竖向灰缝为20mm;

在厨房、卫生间、浴室处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大于100mm;

空心砖的砌筑应上下错缝,砖孔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宜将砖孔置于水平位置,当砖孔垂直砌筑时,水平铺灰应用套板,砖竖缝应先挂灰后砌筑,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不小于150mm;

对于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间低标号素混凝土构造柱,应先将素混凝土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砌墙时,与素混凝土构造柱连接处砌筑成马牙槎,其中素混凝土构造柱宽90mm,马牙槎留置尺寸为30mm,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当填充墙高度大于4m且设计无要求时,在门洞顶部或距墙底2.1m处时设置一道大于100mm的高混凝土加强带,并配有2φ6钢筋,增加墙体的整体性,人为增加了一次技术间歇,可以避免墙体一次砌筑过高,加强带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按建筑设计要求设置的素混凝土构造柱、圈梁、过梁、各种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期剔凿。

步骤六:素混凝土构造柱施工

素混凝土构造柱模板的支设:对柱墙面及地面的浮灰及尘土进行清理,对填充墙与结构墙、框架柱交接处的素混凝土构造柱支设模板,所述模板支设方式为:沿砌体两侧依次设置多层板、海绵条、方木及钢管,以山型卡在钢管外侧钳住并采用螺杆贯穿两侧的方木进行加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未经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9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