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8861.0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开保津晃一;小宫庄一郎;清水正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
主分类号: | F16G13/16 | 分类号: | F16G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杨黎峰;李欣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保护 引导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该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使从与具有固定能量源的机械侧固定框架连结的一端朝向与机械侧可动框架连结的另一端供应能量时所使用的线缆、软管等线缆类以U字状弯曲同时进行保护引导。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公知一种沿线缆长度方向连结多个链节体而成的线缆和软管的保护引导链,所述链节体分别通过盖板及底板对分离配置的左右一对链板的上缘部之间及下缘部之间进行连结而构成了线缆收容空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公知一种能够折叠的线缆保护要素部件,由被注塑成形为合成树脂制的扁平构造的一片并且通过能够弯曲的桥接件相互结合的段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7441号公报(权利要求书,图9)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1-514725号公报(权利要求书,图1~图3)
但是,关于如前者那样的线缆和软管的保护引导链,需要使链板、盖板及底板等组装作业承受很大的负担,还存在由链板相互间的磨损损伤引起的粉尘产生、链板相互间的弯曲噪音、伴随着链板相互间的多边形运动的振动,而且,存在为了在线缆安装时沿线缆长度方向将线缆类收容到线缆收容空间内而必须拆装盖板等这样的作业上繁琐的问题。
并且,关于如后者那样的线缆保护要素部件,由于被注塑成形为合成树脂制的扁平构造的一片,因此,如果要制造纵长状的部件,则存在模具尺寸的物理条件上的限制和模具成本上的限制,而且,存在必须一个一个地折叠要连结的段来进行组装这样的组装制造上的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以往那样的问题而研发的,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该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不需要组装作业就能够简便地收容安装线缆类并可靠地保护线缆类,并且抑制由磨损损伤引起的粉尘产生、弯曲噪音、弯曲振动,而且,可靠地保持线缆类的直线姿态并以更小的弯曲半径顺畅地实现线缆类的弯曲移动,并且阻止弯曲移动时线缆类的脱出。
首先,方案1涉及的本发明是一种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由合成树脂制成,在由沿线缆类的线缆长度方向延伸的带状内周壁部、以及一体地形成在该带状内周壁部的左右两侧缘上并沿线缆长度方向从左右两侧依次抱持线缆类的多个臂状抱持部围绕的矩形管状的线缆收容空间内,从所述臂状抱持部的相对间隙收容线缆类,并且在所述带状内周壁部的一端和与相对于连结该一端的机械侧固定框架相对移动的机械侧可动框架连结的带状内周壁部的另一端之间,使线缆类以U字状弯曲的同时进行保护引导,其中,所述臂状抱持部由以下部分构成:分别从所述带状内周壁部的左右两侧缘立起的左右一对侧壁基端部分;分别从该侧壁基端部分延伸出的左右一对侧壁形成部分;分别从该侧壁形成部分以相互相对的方式弯折而成的左右一对外周壁形成部分;以及分别连续地介于所述侧壁形成部分和外周壁形成部分之间的左右一对弯折内胯部分,构成所述臂状抱持部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侧壁基端部分使用比所述带状内周壁部及构成所述臂状抱持部的一部分的侧壁形成部分和外周壁形成部分中的任一个都柔软的合成树脂通过二色成形加工而一体地成形,由此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另外,方案2涉及的发明的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除了方案1记载的结构以外,构成所述臂状抱持部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弯折内胯部分使用比所述带状内周壁部及构成所述臂状抱持部的一部分的侧壁形成部分和外周壁形成部分中的任一个都柔软的合成树脂通过二色成形加工而一体地成形,由此进一步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另外,方案3涉及的发明的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除了方案1或方案2记载的结构以外,构成所述臂状抱持部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侧壁基端部分分别向左右两外侧叉开并倾斜地形成,由此进一步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另外,方案4的发明的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除了方案1至方案3中的任一个记载的结构以外,构成所述臂状抱持部的一部分的侧壁形成部分具有朝向所述线缆收容空间内弯曲并沿线缆长度方向与线缆类抵接的内侧面,由此进一步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另外,方案5涉及的发明的线缆类保护引导部件除了方案1至方案4中的任一个记载的结构以外,所述带状内周壁部由以下部分构成:朝向所述线缆收容空间内鼓出并沿线缆类的线缆长度方向与线缆类抵接的内周面部分;以及沿该内周面部分的左右两侧缘比内周面部分更向弯曲内周侧延伸并与所述侧壁基端部分相连的左右一对侧缘部分,由此进一步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椿本链条,未经株式会社椿本链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8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自动调节电流的高频热合机
- 下一篇:介质导出收纳装置以及介质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