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击式解卡封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7527.3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清;张朋;王磊;索刚;张宏杰;方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9 | 分类号: | E21B33/129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击式解卡封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隔器,尤其涉及一种下击式解卡封隔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水井丢手堵水管柱中使用的封堵锚定工具多为单卡瓦双向锚定封隔器,其解封解卡方式基本上采用上提管柱时使解封销钉剪断,可见这种解封方式将解封销钉的剪断力和打捞管柱自身重量均附加入上提解封力,尤其在深井打捞中,油管的自重大幅度增大了解封解卡力量,致使作业解封困难,常常造成大修作业;其次,当管柱丢手出现丢手力意外过大时,易造成封隔器意外解封,使措施作业无效。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 2535549Y的中国专利“一种双向锚定封隔器”公开了一种采用下击的方式使解封销钉剪断而实现解封的封隔器,该封隔器包括上接头和用于在坐封时用于与井壁锚定的锚定机构,所述锚定机构包括用于与井壁锚定的卡瓦、用于在坐封时推动卡瓦向下移动的上锥体和在封隔器坐封时相对上接头固定以阻挡卡瓦复位、在解封时相对上接头向下移动以解除对卡瓦阻挡的下锥体,下锥体通过伸缩结构与下接头连接,在解封时卡瓦复位需要一定的伸长空间,本专利中通过伸缩机构实现下锥体下移而让出卡瓦复位所需的空间,而其所采用的伸缩机构需要多个部件的组合,结构繁琐复杂,加工装配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下击式解卡封隔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封隔器解封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下击式解卡封隔器,包括上接头、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管及设置于中心管外围的锚定机构,锚定机构包括卡瓦和在封隔器坐封时相对上接头固定以阻挡卡瓦复位、在解封时相对上接头向下移动以解除对卡瓦阻挡的下锥体,所述中心管包括外中心管和其内部滑动穿装的内中心管,所述外中心管的上端与上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内中心管上端设有用于接受从上接头中进入的击打装置对内中心管所施加的向下击打力的击打受力部分,内中心管的下端伸出外中心管并与所述下锥体固定连接,内、外中心管之间设有在所述击打受力部分被击打时解除对内、外中心管的锁止固定而在所述击打受力部分未被击打时将内、外中心管锁止固定的锁止机构;所述内中心管在锁止机构锁止时缩在外中心管中以保持下锥体对卡瓦的阻挡,所述内中心管在锁止机构解锁时靠重力下压击打受力部分以使内中心管带动下锥体相对上接头下移以解除对卡瓦的阻挡。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内中心管上端设置的沿圆周分布并沿径向收缩或张开的弹簧爪、沿轴向穿装于弹簧爪之间的支撑体、设于上接头内周面上的与张开状态下的弹簧爪在上下方向挡止配合以阻止内中心管下移的台阶面,所述支撑体具有自下而上布置的撑开弹簧爪的下配合面、让开位置以使弹簧爪收缩的上配合面,所述击打受力部分为支撑体的顶端部分,所述支撑体在所述击打受力部分未被击打时通过解封销钉固定连接在内中心管并以下配合面撑开弹簧爪,所述支撑体在所述击打受力部分被击打时剪断解封销钉靠重力下移并以上配合面让开弹簧爪收缩。
所述支撑体为下粗上细的阶梯轴,下配合面为阶梯轴的大端部分的周面,上配合面为阶梯轴的小端部分的周面,上接头上固定有在上下方向上挡止配合以阻止支撑体及内中心管向上移动的挡盖,挡盖设有供所述击打受力部分向上穿出挡盖的中心孔。
所述外中心管与内中心管之间设有在内中心管带动下锥体相对下移到位后对内中心管进行防脱挡止限位的挡止结构。
所述挡止结构为所述外中心管内壁和内中心管外壁上设置的相互挡止配合的台阶面。
本发明提出的下击式解卡封隔器,当解封时,采用打捞工具下击中心管的击打受力部分,内、外中心管之间的锁止机构被解除,上体管柱过程中,内中心管在重力作用下带动下锥体相对上接头向下移动,从而解除对卡瓦的阻挡而使卡瓦复位。本发明的封隔器在下击式作用力下实现解封,解封伸缩结构采用可伸长或收缩的内中心管和外中心管构成伸缩套管结构,便于在解封时让出卡瓦复位空间,解封伸缩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加工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采用相互配合的台阶面实现挡止,便于内中心管伸出长度的控制和计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下击式解卡封隔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7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能释放地紧固的衬垫的涂料容器
- 下一篇:运输承印材料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