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4895.2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余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6 | 分类号: | D01F8/06;D01F8/12;D01F1/10;D01D5/3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19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滨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复合 纤维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的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丙锦复合超细纤维,都是采用超细丙纶纤维和超细锦纶纤维简单加捻而成,这种简单加捻的复合纤维,由于纤维性能的不同,给后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均匀染色问题、抗静电处理等,但如采用包覆复合,那么在功能性的丙锦复合超细纤维的生产中,又由于功能性材料的加入,会改变这些纤维材料的拉丝性能,给包覆复合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实现方便,抗静电效果好的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它包括超细丙锦复合纤维,其特征是所述的超细丙锦复合纤维是以超细丙纶纤维为芯线,外包覆变性尼龙6纤维层组成,在外包覆的变性尼龙6纤维层内设有抗静电纳米粉体材料;所采用的抗静电纳米粉体材料是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变性尼龙6和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的重量份配比为:变性尼龙6为90份至95份,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5份至10份;所述变性尼龙6是尼龙6在氧化铈纳米粉体材料的活性催化下加入二氧化硅纳米粉体材料获得变性的变性尼龙6,所述的纳米粉体材料是粉体粒径达到D90<0.1um的纳米级粉体。
一种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采用上述的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其特征所述尼龙6在氧化铈纳米粉体材料的活性催化下加入二氧化硅纳米粉体材料获得变性的变性尼龙6是在按重量计的100份尼龙6的熔体中先加入重量份的氧化铈纳米粉体材料0.01份至0.1份,再加入重量份的二氧化硅纳米粉体材料2份至5份,在235℃至250℃保持0.5小时至1小时而得到;然后将所述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研磨至粉体粒径达到D90<0.1um的纳米级粉体,再将重量份为5份至10份的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加入到重量份的90份至95份变性尼龙6的熔体中,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在变性尼龙6的熔体中均匀分布后,通过包覆纺丝将混有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的变性尼龙6包覆在超细丙纶纤维的芯线外形成复合纤维;其中超细丙纶纤维的芯线纺丝温度控制在350℃,变性尼龙6的纺丝温度控制在260℃。拉丝过程中,超细丙纶纤维的芯线直径控制在1.5微米以下,包覆后的复合纤维直径控制在4微米以下,得到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
在此,所述的超细纤维是指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
按本发明提供的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的生产方法所得到的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实验测试,其表面电阻率在107-109之间,本发明提供的变性尼龙6,提高了尼龙6拉伸强度,从而使尼龙6的拉丝性能更好,由此可以实现与超细丙纶纤维的包覆拉丝,由此得到的纺织纤维既具有丙纶的特征优点,又具有锦纶的特征优点,还具有良好的抗静电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静电丙锦复合超细纤维,它包括超细丙锦复合纤维,所述的超细丙锦复合纤维是以超细丙纶纤维为芯线,外包覆变性尼龙6纤维层组成,在外包覆的变性尼龙6纤维层内设有抗静电纳米粉体材料;所采用的抗静电纳米粉体材料为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变性尼龙6和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的重量份配比为:变性尼龙6为90份,氧化银纳米粉体材料10份;所述变性尼龙6是尼龙6在氧化铈纳米粉体材料的活性催化下加入二氧化硅纳米粉体材料获得变性的变性尼龙6,所述的纳米粉体材料是粉体粒径达到D90<0.1um的纳米级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邦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4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