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线路接地棒装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3566.6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6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锦;徐国华;朱韬;姚树章;吴恒超;李伟;周佩强;邬阿国;吴刚勇;施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电力局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4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线路 接地 拆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地线拆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线路接地棒装拆装置。
背景技术
挂设接地线是配电线路停电检修工作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可以通过接地线泄放停电线路剩余电荷,限制设备对地电位升高,保护施工检修工作人员的安全。随着国家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涉及硬化路面的电力施工和台区低压线路改造增多,在水泥、柏油等硬化路面做挂拆接地线时面临接地棒无处可插和接地体起拔等实际困难,不仅耗时长效率低,而且增加劳动强度,也使得作业的潜在安全风险增大,值得重视。而装拆接地线操作为配网运维日常基本操作的重要组成之一,如何安全高效地挂拆接地线,对企业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都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路接地棒装拆装置,可解决接地棒无法埋设以及拔取的问题,可缩短硬化路面挂拆接地线时间和缩短故障检修工作停电时间,提高电力施工检修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提高供电可靠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高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电力线路接地棒装拆装置,包括用于使接地线接地的接地桩和用于起拔接地桩的起拔装置,接地桩通过电钻钻入地基中,接地桩包括杆体,杆体下部设有螺纹,杆体顶部设有用于与电钻的钻夹头配合的连接头。
作为优选,杆体底部焊接有钨钢头。钨钢头强度大、耐磨损,可延长接地桩使用寿命,尤其适合在硬化路面上钻入地基时使用。
作为优选,起拔装置包括撬杆,接地桩侧部设有凸出的连接耳,撬杆通过撬在连接耳底部进而将接地桩撬起。起拔装置通过杠杆原理撬起接地桩,结构简单,实用方便。
作为优选,撬杆端部设有叉头。可以较好的使撬杆与接地桩定位在一起,防止撬动时撬杆滑脱。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撑撬杆以向撬杆提供支点的支撑装置。向撬杆提供支点方便。
作为优选,支撑装置包括本体和设在本体上的若干支杆。若干支杆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使支撑装置提供高低不同的支点。
作为优选,本体顶部设有手持柱。方便操作人员抓握,防止支撑装置倾倒。
作为优选,本体底部设有稳定桩。防止支撑装置倾倒。
作为优选,本体底部设有插接槽,稳定桩上设有插接柱。连接方便,脱卸容易。
作为优选,撬杆侧部设有防滑点。防止撬起过程中起拔装置打滑。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电力线路接地棒装拆装置,可解决接地棒无法埋设以及拔取的问题,可缩短硬化路面挂拆接地线时间和缩短故障检修工作停电时间,提高电力施工检修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提高供电可靠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高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接地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起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稳定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电力线路接地棒装拆装置,包括用于使接地线接地的接地桩和用于起拔接地桩的起拔装置,接地桩通过电钻钻入地基中,接地桩包括杆体11,杆体11截面面积大于190mm2,这样硬度高、导电性能好,杆体11下部设有螺纹12,便于钻入地基中,螺纹高度最好不小于60cm,杆体11顶部设有用于与电钻的钻夹头配合的连接头13。杆体11底部焊接有钨钢头14。起拔装置包括撬杆21,接地桩侧部设有凸出的连接耳15,连接耳15数可以为两个,对称设置,当然也可为一个、三个或更多,连接耳15优选片状、为三角形,也可为柱状、四边形等,撬杆21通过撬在连接耳15底部进而将接地桩撬起。撬杆21端部设有叉头22,撬杆21撬接地桩时,叉头22叉在杆体11上位于杆体11与连接耳15的连接处,通过对连接耳15施力撬起接地桩。还包括支撑撬杆21以向撬杆21提供支点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本体31和设在本体上的若干支杆32,若干支杆32沿本体31上下方向排列,支杆32数量优选为3个,支杆32为水平放置或倾斜放置,当为倾斜放置时,撬杆21在撬动接地桩时支撑在本体31和支杆32的锐角交角处。本体31优选为框架,支杆32架在框架内,本体31顶部设有手持柱33。本体31底部设有稳定桩34。本体31底部设有插接槽35,稳定桩34上设有插接柱36。撬杆21侧部设有防滑点23,防滑点23为一个,优选为一钢柱,设置在据叉头30cm处;或者防滑点23也可为一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电力局,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电力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3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片封装结构
- 下一篇:基于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热管散热器